府内的下人最近都不敢出门,一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穆柔更是气得摔了不少东西,北平府的贵子贵女都瞧不起她,平时跟她玩得好的也疏离了她,穆柔一点没反省是老夫人的做法有问题,只恨严明月入骨:她就是个搞屎棍,尽祸事。好多怨气的说话传出,众人看待西城侯府的目光更异样了。</p>
在穆柔不知道第几次气得摔东西,府内下人大气都不敢喘的时候,一顶青软小轿子静悄悄的抬入了北平府府尹后院。府尹黎夫人候了好一会,见了轿子,急急忙忙扶着丫鬟的手迎了上去,轿停下,下来一位着素白棉袄百褶花裙裹镶边雪白狐狸毛披氅头戴金叉宝石簪子的贵气少女,一身装扮显得人米分雕玉琢,如冰雪仙子。</p>
黎夫人笑盈盈的与她行礼,“芸娘子,你可来了?再不来,奴家的脖子就要长一寸了。”</p>
黎夫人口舌伶俐,素善交际,在别人还对芸娘犹豫不决的时候,她已经向芸娘伸出橄榄枝了,所以,是最早与芸娘相熟也交好的一批夫人。芸娘曾把崇威书院的修葺工作交给她那爱倒腾泥水瓦砾在营造局当工匠头目的大兄弟,府尹夫人对她甚为感激,故而芸娘请求她帮做些事,她毫不犹豫答应了,结果,不但买了芸娘人情,自己与夫君也落了个“仁义贤良”的好名声,听着下人禀报回来的外面传说的好话,黎夫人真是喜在心头乐不可支,听闻芸娘要来,早早的着人准备好了宴席,自己更是亲自迎了出来。</p>
芸娘还了礼。两人闲话着往内院去。芸娘对黎夫人大兄弟的人品才能还满意,这时候祈云已经得了银矿确凿的消息,便暗示将来会有更大的好处给她大兄弟,让黎夫人喜出望外,更加感激。来到李明月暂住的西厢房,三人又说了些话,黎夫人便借故离去留下芸娘与严明月说话。</p>
严明月见黎夫人离去了,便要跪谢芸娘,芸娘挽住她,“你这是作什么?你这般我可不爱与你说话了,再这般,我便离去罢了。”作势就要走,严明月只好拉住她,表示再也不说了,这才作罢。</p>
此番计策,正是芸娘所出。先遣人叫来严明月的兄弟,两人私下会见,使穆府的下人瞧见误会,至于穆老夫人那种刻薄粗俗的个性,随便着人搬弄几句便中计,再着祈云好功夫的侍卫暗中放了严明月,这街上一跑、一闹,便街知巷闻了,穆老夫人后来的表现更是“锦上添花”,接下来的事情就理所当然、水到渠成了。严明月虽受了些皮肉之苦,却也能干脆利落的跟西城侯府斩断关系,最后在芸娘的舆论推动下,名声也得以保存,结局可谓再好不过。</p>
芸娘给了严明月一张数目不菲的银票,严明月吃惊的看着她,芸娘塞到她手里,“这银子只不过是先借与你缓缓急,却不是不需还的,你先别着急推辞,我有事说与你——”</p>
严明月便洗耳恭听。</p>
“我听闻曾经的兴宁伯爷,也就是你父亲,乃是负责兵粮统筹之事,才干非常,却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为将军服务?只要这差事做好了,何止复爵,便是再进一步又何难?”当年就是因为前朝的后方兵粮统筹做得太好了,好几次弄得林震威手忙脚乱,让林震威颇为恼怒,故而登基后才削了兴宁伯的爵,因兴宁伯四下走关系,这才没丢性命,却从此败落,一蹶不振,以至于后来被西城候夫人设计陷害不得不奉上掌珠——这是王听事说与她的秘闻,她一听,便想起以前兴宁伯在她身上行的人情,那时候她入宫的事情还八字没一撇,他却懂得先使手段贿赂了,可见是给顶顶聪明的人,若用他复杂银矿发掘的事,倒省她和祈云再寻人的麻烦,还真正行好了严明月,便于祈云商量,祈云知道她有心搭救严明月,便许她:你想用,便用吧。芸娘却担心林震威小气记恨,祈云说那有什么难的,交给我。</p>
祈云就给林震威写信:父皇,人手不够用,父皇就怜恤孩儿,借几个人用用呗。然后列出几个皇帝根本不可能给她的人;林震威一看到信就乐了,这猴精又想怎么样?给林祈云回信:孩儿啊,父皇还想跟你要人咧。同样列一串祈云根本不可能给他的几个亲密亲信,祈云不气不馁,跟林震威说:父皇,你不要闹了。女儿是真需要啊,当年有父王你看顾着,有众位老将帮衬着,军队自然运作良好,但是现在孩儿是一个人啊,孩儿年纪还少啊,没了父皇的指导指点,不懂的事多了去。这样吧,父王不舍得给人,那就把谁谁给我吧,当年父王不也说他统筹兵粮做得不错,虽然为人行事可恶了些,但毕竟还是个人才对吧?咱们也不说给他什么官爵,咱就让他给咱无名无份的干活,干好了再说,也算是孩儿给父皇出一口恶气,你说好不好?</p>
皇帝便是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知道芸娘与严明月当年有交情这种细碎的事情,只当祈云真是要人帮忙,拍着台子气笑了:这猴儿精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个目的。狡猾。</p>
王安裕知道皇帝其实不恼,就喜欢跟将军信儿来信儿去的玩,算是繁忙政务放松的一种法子,忙奉承:啊哟,这不是英武将军记念着陛下么,你看,陛下当年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将军便记了这许久,可见对陛下的孝心和敬仰啊。</p>
皇帝想到祈云那“崇威书院”,乐了,点头:这倒是。便回了封信:随尔便。</p>
芸娘得了准信,这才敢对严明月开口。</p>
严明月吃惊的看着她:他父亲丢官失爵后便郁结于心恐慌度日,难不成还有东山再起之日?忙道:“岂敢辞命?这件事,请交给明月去办。”</p>
芸娘得到了答复,心满意足,两人又说到别处去,与黎夫人一同吃过宴席这才回将军府去。</p>
在芸娘在府尹后院吃宴席的说话,王听事在书房给祈云磨着墨,跟祈云说话:将军,你说,芸娘子这脑子咋就转得这么快?瞧,这一计何止双雕啊,都不知道多少雕了。</p>
虽然芸娘和祈云的卧房未经传唤禁入,但府里伺候的都是成精的聪明人,便是不敢十分肯定,总也猜着个五六分,当然,既然是聪明人,嘴巴自然也晓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虽说芸娘子把府内不少人赶走了,可给他们的月银却是多了三倍不止啊,而且,人少了,是非也少,干净清静,大家也活得自在些,自要做好本分事,将军和芸娘子都是很好说话的,自然没人胡说八道,风声是一点没传出。</p>
王听事知道祈云宠爱芸娘,听到人夸芸娘比听到夸自己还高兴,故意说话多少带了些巧妙的奉承。当然,他也是真心佩服,严小姐那事办得多干净利索,后续也漂亮。果然,他们年轻俊美的将军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嘴角眉梢俱是心满意足——</p>
“芸娘自然是聪明的,不然怎么叫芸娘。”芸娘一计既救了严明月脱离苦海,又买好了北平府的贵子贵女贵夫人,最后借着“还”人情的机会,还把开挖银矿需要的人手都找齐了。祈云是乐得眉开眼笑。</p>
王听事虽然很疑惑聪明跟叫“芸娘”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他还是很聪明的附和,“将军所言极是啊。”</p>
</p>
☆、第七十四章</p>
</p>
完美地解决了严明月的事,接下来,就看林氏两女扯皮的结果。</p>
在等待中,新年悄然来临。</p>
这期间,同样发生许多让北平府民众或津津乐道或议论纷纷的事:</p>
英武将军亲自主持修建的崇威书院明年春就要开学了,听说请的都是江南的名儒大师,经过英武将军亲自筛选测试才聘请的——</p>
当然,祈云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别说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种酸文,便是不讨厌,她也没这个闲工夫啊。年关近了,要各种防备着外族过不下冬拼死抢掠,边防工作堆积如山,又因为第一年回封地,为了表示亲民和仁慈,还得倒各下属州县巡视、探望、慰问,哪得这种闲工夫?这种事,自然是芸娘负责的,所谓的“英武将军亲自”,不过是挂了她名头好办事。而那些江南大儒、名师,纵然再目下无尘、清高不凡,也不敢怠慢鼎鼎大名的英武将军的来信,得,你要耍出名家风范怠慢也不是不行,回去人家就说开了“某某大师虽然学识不凡,却是个傲慢没教养的”,这些话一出,任谁都受不了啊,更何况,将军府早早传出并且这消息也传开了:崇威书院只要那些有绝对才学、品德兼备之人,也就是说被聘请之人是俱有“绝对才学、品德兼备“——反之,没有被聘请的岂不是徒有虚名,或是品德有瑕?消息一传出、一传开,大儒名师们都不淡定了:这岂止是关乎名声,还关乎面子啊!读书人不在乎钱财,但不能不在乎脸面啊,名声就是他们的脸面啊。于是,便是无心的也不得不有心了,不如某某就算了,岂能连某某某老匹夫也能骑到我头上?去,必须去,一定要去。</p>
后来这些名师大儒与“英武将军”书信往来久了,发现这将军不只是个女武夫这么简单,她胸怀韬略,见识不凡,言谈风采更让人有芝兰玉树之感,好感顿生,十分的不情愿也变成了五六分的好奇、四五两分的向往,若按照这将军书中所言,能培训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德者,品德也;智者,才学智慧是也;体,这将军不愧是武将出身,听说北平府那地儿也崇武,让那些书院书生一月一次到军营受训,倒是合符民情的新提议,况且,一个人若是没有强健的体魄,纵有才学如浩瀚星海又何用?这其中,身体虚弱的名画师司徒先生最为首肯:譬如在下我,便是想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又如何行动?唯有闭门造车、徒郁心胸罢了。另一当年因为受不了三日之考煎熬半途晕倒的厉先生亦有话要说,更直接:没有强健的身体怎么上京赴考、怎么熬过三日的考场?我认为此举既符合当地民情,又符合实际,十分可行。这种开创先河的举动,他日指不定能载入青史,我等亦有荣焉——读书人图的除了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不就是名留青史。此话一出,众人心中无不一动。固然有人说有辱斯文,不过被人反驳既然身体强壮有辱斯文,何不把你身体折腾腐败让我等瞧瞧真正的斯文?此论逐消失。美,对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环肥,是一种美,燕瘦,何尝不是另一种美?月圆清辉,月减纤丽,固不能同也。劳,那些大儒名师固然清贵,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下过田摸过真正的泥土,可是,在大众舆论之下,自然也是能一脸正气的说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毋不可耻乎?”的说话——的学生岂不美哉?</p>
既然“志同道合”,对于聘请,这些大儒名师自然也就首肯了,除了答应帮助崇威书院在他们所在地区大量搜购各种书籍外,更是让家人或是请人赶抄家中珍贵藏书将带往北平府,这对于北平府无异一笔巨大的财富——</p>
这许许多多的消息传到皇帝耳中,不由得大感赞服,又不免有些郁闷:想当年他不过想让个酸儒写个诏书,结果被人唾口水大骂不已,斩杀人九族也不能如愿,结果,瞧瞧,人家不过轻轻巧巧耍了个“鹬蚌相争”的手段,那些自命清高的酸儒不但纷纷出山了,还连自己的老底子也舍得奉出来——</p>
若不是想到北平府曾经是自己的封地,那儿若是落魄自己也脸面无光,那个人是自己女儿,那间书院叫“崇威书院”,皇帝的心指不定还得酸成什么样。</p>
皇帝对皇后说:芸儿是越来越能干了。</p>
皇后说:可不是,这点跟陛下越来越像了。</p>
皇后不着痕迹的奉承,让皇帝龙心大悦,不酸了,舒服地夸祈云顺带自夸:可不是。</p>
两夫妻虽然嘴上说着祈云,可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真是芸儿干的?不见得吧!</p>
尤其皇后,她可是亲自跟芸娘交过锋的,知道这个人才能那个叫举一反三、脑子那个叫聪明伶俐,反应那个叫敏捷灵巧.....</p>
恰巧,太子从北地赶回来,盐引试用在北地大获成功,皇帝龙心大悦,此举可以现可先在一些州县试行再推行到全国,茶引、酒引等亦可从此法,分而化之大家族的财权资本,此后国家的财权收入就可以集入中央掌控在自己手里——想到这里,林震威就高兴得不得了,更何况,北地搬迁安置已经顺利完成,民心渐向,此亦可喜之事,秋镇抚司更是在折子大赞太子品行才干,各州府县令、各大家族的配合,反正就是好、都好,都很好,请求皇帝下嘉奖令,皇帝看见折子不由得会心微笑:甭管你们情愿不情愿,事情已经做完了,好处我得了,随便给你们几顶高帽子戴戴又何妨?一则可以避免太子难做,二则可以避免太子走后,这些地头蛇给自己使绊子,真真的狡猾至极——可是皇帝心里莫名就欢喜,觉得这个人做事灵活,有头脑,是个人才,更是有一种“不愧是那小丫头(芸娘)的父亲啊”的感觉。秋镇抚司更是适当地送上一些不那么贵重但富有意义的本地产礼物送给皇帝当新年礼物,让皇帝心里乐开花:啊哟,不但会做官,还挺会做人的嘛!</p>
大笔一挥,亲自给各州府、各大家族下嘉奖圣旨,皆大欢喜。</p>
历来有皇帝除夕亲笔挥毫,第一个“福”宫内封存,取“全(存/留)福”之意,然后赏赐各重(宠)臣的传统,今年京中流传,其中有一个“福”就是送往北地的,于是大家明白了:这“半桶水”——这是京城权贵中私下对秋云山的贬称,含有不屑之意,意指他这官“来路不正”,但甭管正不正,人就官运亨通,于是又有微酸之意——以后怕是有得升了。</p>
而北平府那边呢,进入崇威书院就读,俨然成了“脸面”的象征:一个穷书生都能考入,你一个富家子考不上,丢脸不丢脸啊?于是,穷家子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更加奋搏,富家子也开始努力,虽然咱不图科考,可大家都去读,就我不能去,咱丢不起这个脸啊。不止考生们这样想,就连考生的家人也这样想,若是家中有连蒙学也学不好的子弟的简直愁死:将军说了不走后门啊怎么办啊怎么办?</p>
什么?文科不成还可以考武举?得得,咱家那个虽然斗大字不识,当然,以后肯定会学的,可是能力举千斤的呢;</p>
什么?你个孽子不想去种田?种什么田?啊?书院还教学生种田来着?这个好啊,你爷爷还有你祖爷爷都是种田的。你不会?别人家都能学,就你不能学就你娇贵?将军够娇贵了吧?还去带兵打仗呢,饿的时候还吃过草皮,难道你比将军还娇贵?我告诉你,不去可以,到时候大家都去了就你格格不入到时候别来求老子.....什么,你去,那就成。去了好好学哈。</p>
儿子受不得苦去不得军营训练想在家跟先生学?成啊,你要把儿子当闺女养家里我没话说,不过儿子将来没朋友没人脉你可别怪我——等等,夫人,你别那么心急,现在半夜你去把儿子拉起来作什么?明天也可以说啊。</p>
诸如此类情况,在每户贵家不同程度上演,而百姓可议论的就更多了:</p>
什么?书院还管教种地的?那帮少爷们会拿锄头吗?别地没锄好,先把自己的脚给锄了?会请有经验的农夫去教授?真的啊?啊哟,不知道会不好请到我!嘻嘻,要咱也当一回先生,说起来还怪美的——轮不到我?哎,咱美美还不成。谁知道呢,指不定运气就落我头上了呢!</p>
而女孩子们则气愤:为什么只收男学生?歧视我们女孩子吗?难道我们不如男生吗?将军还是女的,将军的亲兵也有女亲兵呢!凭什么啊?不公平不公平!</p>
不公平自然要控诉,有那泼辣勇敢的,亲自跑到军营前去堵祈云:将军,你说你本身也是女子,你开办的学院为什么不收我们呢?难道我们就不如那些男生?要说不如,我们愿意武艺、才华比拼,愿赌服输。</p>
祈云心里叫苦:不关我事啊。芸娘救命。</p>
她跟芸娘说起这事,芸娘也略为难,最后道:江南之地,民风保守,女子足不出户、困守闺阁,与北地风情大不一样。那些先生长居江南,思想恐怕根深蒂固,况先前没教女子一说,忽然更改,恐其不能接受,待先生至,熟悉此地民情,再作商议。若先生们同意,自当辟一院作女子学堂。此非歧视,实因情况特殊,就请小姐们谅解。</p>
</p>
在穆柔不知道第几次气得摔东西,府内下人大气都不敢喘的时候,一顶青软小轿子静悄悄的抬入了北平府府尹后院。府尹黎夫人候了好一会,见了轿子,急急忙忙扶着丫鬟的手迎了上去,轿停下,下来一位着素白棉袄百褶花裙裹镶边雪白狐狸毛披氅头戴金叉宝石簪子的贵气少女,一身装扮显得人米分雕玉琢,如冰雪仙子。</p>
黎夫人笑盈盈的与她行礼,“芸娘子,你可来了?再不来,奴家的脖子就要长一寸了。”</p>
黎夫人口舌伶俐,素善交际,在别人还对芸娘犹豫不决的时候,她已经向芸娘伸出橄榄枝了,所以,是最早与芸娘相熟也交好的一批夫人。芸娘曾把崇威书院的修葺工作交给她那爱倒腾泥水瓦砾在营造局当工匠头目的大兄弟,府尹夫人对她甚为感激,故而芸娘请求她帮做些事,她毫不犹豫答应了,结果,不但买了芸娘人情,自己与夫君也落了个“仁义贤良”的好名声,听着下人禀报回来的外面传说的好话,黎夫人真是喜在心头乐不可支,听闻芸娘要来,早早的着人准备好了宴席,自己更是亲自迎了出来。</p>
芸娘还了礼。两人闲话着往内院去。芸娘对黎夫人大兄弟的人品才能还满意,这时候祈云已经得了银矿确凿的消息,便暗示将来会有更大的好处给她大兄弟,让黎夫人喜出望外,更加感激。来到李明月暂住的西厢房,三人又说了些话,黎夫人便借故离去留下芸娘与严明月说话。</p>
严明月见黎夫人离去了,便要跪谢芸娘,芸娘挽住她,“你这是作什么?你这般我可不爱与你说话了,再这般,我便离去罢了。”作势就要走,严明月只好拉住她,表示再也不说了,这才作罢。</p>
此番计策,正是芸娘所出。先遣人叫来严明月的兄弟,两人私下会见,使穆府的下人瞧见误会,至于穆老夫人那种刻薄粗俗的个性,随便着人搬弄几句便中计,再着祈云好功夫的侍卫暗中放了严明月,这街上一跑、一闹,便街知巷闻了,穆老夫人后来的表现更是“锦上添花”,接下来的事情就理所当然、水到渠成了。严明月虽受了些皮肉之苦,却也能干脆利落的跟西城侯府斩断关系,最后在芸娘的舆论推动下,名声也得以保存,结局可谓再好不过。</p>
芸娘给了严明月一张数目不菲的银票,严明月吃惊的看着她,芸娘塞到她手里,“这银子只不过是先借与你缓缓急,却不是不需还的,你先别着急推辞,我有事说与你——”</p>
严明月便洗耳恭听。</p>
“我听闻曾经的兴宁伯爷,也就是你父亲,乃是负责兵粮统筹之事,才干非常,却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为将军服务?只要这差事做好了,何止复爵,便是再进一步又何难?”当年就是因为前朝的后方兵粮统筹做得太好了,好几次弄得林震威手忙脚乱,让林震威颇为恼怒,故而登基后才削了兴宁伯的爵,因兴宁伯四下走关系,这才没丢性命,却从此败落,一蹶不振,以至于后来被西城候夫人设计陷害不得不奉上掌珠——这是王听事说与她的秘闻,她一听,便想起以前兴宁伯在她身上行的人情,那时候她入宫的事情还八字没一撇,他却懂得先使手段贿赂了,可见是给顶顶聪明的人,若用他复杂银矿发掘的事,倒省她和祈云再寻人的麻烦,还真正行好了严明月,便于祈云商量,祈云知道她有心搭救严明月,便许她:你想用,便用吧。芸娘却担心林震威小气记恨,祈云说那有什么难的,交给我。</p>
祈云就给林震威写信:父皇,人手不够用,父皇就怜恤孩儿,借几个人用用呗。然后列出几个皇帝根本不可能给她的人;林震威一看到信就乐了,这猴精又想怎么样?给林祈云回信:孩儿啊,父皇还想跟你要人咧。同样列一串祈云根本不可能给他的几个亲密亲信,祈云不气不馁,跟林震威说:父皇,你不要闹了。女儿是真需要啊,当年有父王你看顾着,有众位老将帮衬着,军队自然运作良好,但是现在孩儿是一个人啊,孩儿年纪还少啊,没了父皇的指导指点,不懂的事多了去。这样吧,父王不舍得给人,那就把谁谁给我吧,当年父王不也说他统筹兵粮做得不错,虽然为人行事可恶了些,但毕竟还是个人才对吧?咱们也不说给他什么官爵,咱就让他给咱无名无份的干活,干好了再说,也算是孩儿给父皇出一口恶气,你说好不好?</p>
皇帝便是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知道芸娘与严明月当年有交情这种细碎的事情,只当祈云真是要人帮忙,拍着台子气笑了:这猴儿精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个目的。狡猾。</p>
王安裕知道皇帝其实不恼,就喜欢跟将军信儿来信儿去的玩,算是繁忙政务放松的一种法子,忙奉承:啊哟,这不是英武将军记念着陛下么,你看,陛下当年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将军便记了这许久,可见对陛下的孝心和敬仰啊。</p>
皇帝想到祈云那“崇威书院”,乐了,点头:这倒是。便回了封信:随尔便。</p>
芸娘得了准信,这才敢对严明月开口。</p>
严明月吃惊的看着她:他父亲丢官失爵后便郁结于心恐慌度日,难不成还有东山再起之日?忙道:“岂敢辞命?这件事,请交给明月去办。”</p>
芸娘得到了答复,心满意足,两人又说到别处去,与黎夫人一同吃过宴席这才回将军府去。</p>
在芸娘在府尹后院吃宴席的说话,王听事在书房给祈云磨着墨,跟祈云说话:将军,你说,芸娘子这脑子咋就转得这么快?瞧,这一计何止双雕啊,都不知道多少雕了。</p>
虽然芸娘和祈云的卧房未经传唤禁入,但府里伺候的都是成精的聪明人,便是不敢十分肯定,总也猜着个五六分,当然,既然是聪明人,嘴巴自然也晓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虽说芸娘子把府内不少人赶走了,可给他们的月银却是多了三倍不止啊,而且,人少了,是非也少,干净清静,大家也活得自在些,自要做好本分事,将军和芸娘子都是很好说话的,自然没人胡说八道,风声是一点没传出。</p>
王听事知道祈云宠爱芸娘,听到人夸芸娘比听到夸自己还高兴,故意说话多少带了些巧妙的奉承。当然,他也是真心佩服,严小姐那事办得多干净利索,后续也漂亮。果然,他们年轻俊美的将军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嘴角眉梢俱是心满意足——</p>
“芸娘自然是聪明的,不然怎么叫芸娘。”芸娘一计既救了严明月脱离苦海,又买好了北平府的贵子贵女贵夫人,最后借着“还”人情的机会,还把开挖银矿需要的人手都找齐了。祈云是乐得眉开眼笑。</p>
王听事虽然很疑惑聪明跟叫“芸娘”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他还是很聪明的附和,“将军所言极是啊。”</p>
</p>
☆、第七十四章</p>
</p>
完美地解决了严明月的事,接下来,就看林氏两女扯皮的结果。</p>
在等待中,新年悄然来临。</p>
这期间,同样发生许多让北平府民众或津津乐道或议论纷纷的事:</p>
英武将军亲自主持修建的崇威书院明年春就要开学了,听说请的都是江南的名儒大师,经过英武将军亲自筛选测试才聘请的——</p>
当然,祈云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别说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种酸文,便是不讨厌,她也没这个闲工夫啊。年关近了,要各种防备着外族过不下冬拼死抢掠,边防工作堆积如山,又因为第一年回封地,为了表示亲民和仁慈,还得倒各下属州县巡视、探望、慰问,哪得这种闲工夫?这种事,自然是芸娘负责的,所谓的“英武将军亲自”,不过是挂了她名头好办事。而那些江南大儒、名师,纵然再目下无尘、清高不凡,也不敢怠慢鼎鼎大名的英武将军的来信,得,你要耍出名家风范怠慢也不是不行,回去人家就说开了“某某大师虽然学识不凡,却是个傲慢没教养的”,这些话一出,任谁都受不了啊,更何况,将军府早早传出并且这消息也传开了:崇威书院只要那些有绝对才学、品德兼备之人,也就是说被聘请之人是俱有“绝对才学、品德兼备“——反之,没有被聘请的岂不是徒有虚名,或是品德有瑕?消息一传出、一传开,大儒名师们都不淡定了:这岂止是关乎名声,还关乎面子啊!读书人不在乎钱财,但不能不在乎脸面啊,名声就是他们的脸面啊。于是,便是无心的也不得不有心了,不如某某就算了,岂能连某某某老匹夫也能骑到我头上?去,必须去,一定要去。</p>
后来这些名师大儒与“英武将军”书信往来久了,发现这将军不只是个女武夫这么简单,她胸怀韬略,见识不凡,言谈风采更让人有芝兰玉树之感,好感顿生,十分的不情愿也变成了五六分的好奇、四五两分的向往,若按照这将军书中所言,能培训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德者,品德也;智者,才学智慧是也;体,这将军不愧是武将出身,听说北平府那地儿也崇武,让那些书院书生一月一次到军营受训,倒是合符民情的新提议,况且,一个人若是没有强健的体魄,纵有才学如浩瀚星海又何用?这其中,身体虚弱的名画师司徒先生最为首肯:譬如在下我,便是想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又如何行动?唯有闭门造车、徒郁心胸罢了。另一当年因为受不了三日之考煎熬半途晕倒的厉先生亦有话要说,更直接:没有强健的身体怎么上京赴考、怎么熬过三日的考场?我认为此举既符合当地民情,又符合实际,十分可行。这种开创先河的举动,他日指不定能载入青史,我等亦有荣焉——读书人图的除了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不就是名留青史。此话一出,众人心中无不一动。固然有人说有辱斯文,不过被人反驳既然身体强壮有辱斯文,何不把你身体折腾腐败让我等瞧瞧真正的斯文?此论逐消失。美,对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环肥,是一种美,燕瘦,何尝不是另一种美?月圆清辉,月减纤丽,固不能同也。劳,那些大儒名师固然清贵,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下过田摸过真正的泥土,可是,在大众舆论之下,自然也是能一脸正气的说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毋不可耻乎?”的说话——的学生岂不美哉?</p>
既然“志同道合”,对于聘请,这些大儒名师自然也就首肯了,除了答应帮助崇威书院在他们所在地区大量搜购各种书籍外,更是让家人或是请人赶抄家中珍贵藏书将带往北平府,这对于北平府无异一笔巨大的财富——</p>
这许许多多的消息传到皇帝耳中,不由得大感赞服,又不免有些郁闷:想当年他不过想让个酸儒写个诏书,结果被人唾口水大骂不已,斩杀人九族也不能如愿,结果,瞧瞧,人家不过轻轻巧巧耍了个“鹬蚌相争”的手段,那些自命清高的酸儒不但纷纷出山了,还连自己的老底子也舍得奉出来——</p>
若不是想到北平府曾经是自己的封地,那儿若是落魄自己也脸面无光,那个人是自己女儿,那间书院叫“崇威书院”,皇帝的心指不定还得酸成什么样。</p>
皇帝对皇后说:芸儿是越来越能干了。</p>
皇后说:可不是,这点跟陛下越来越像了。</p>
皇后不着痕迹的奉承,让皇帝龙心大悦,不酸了,舒服地夸祈云顺带自夸:可不是。</p>
两夫妻虽然嘴上说着祈云,可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真是芸儿干的?不见得吧!</p>
尤其皇后,她可是亲自跟芸娘交过锋的,知道这个人才能那个叫举一反三、脑子那个叫聪明伶俐,反应那个叫敏捷灵巧.....</p>
恰巧,太子从北地赶回来,盐引试用在北地大获成功,皇帝龙心大悦,此举可以现可先在一些州县试行再推行到全国,茶引、酒引等亦可从此法,分而化之大家族的财权资本,此后国家的财权收入就可以集入中央掌控在自己手里——想到这里,林震威就高兴得不得了,更何况,北地搬迁安置已经顺利完成,民心渐向,此亦可喜之事,秋镇抚司更是在折子大赞太子品行才干,各州府县令、各大家族的配合,反正就是好、都好,都很好,请求皇帝下嘉奖令,皇帝看见折子不由得会心微笑:甭管你们情愿不情愿,事情已经做完了,好处我得了,随便给你们几顶高帽子戴戴又何妨?一则可以避免太子难做,二则可以避免太子走后,这些地头蛇给自己使绊子,真真的狡猾至极——可是皇帝心里莫名就欢喜,觉得这个人做事灵活,有头脑,是个人才,更是有一种“不愧是那小丫头(芸娘)的父亲啊”的感觉。秋镇抚司更是适当地送上一些不那么贵重但富有意义的本地产礼物送给皇帝当新年礼物,让皇帝心里乐开花:啊哟,不但会做官,还挺会做人的嘛!</p>
大笔一挥,亲自给各州府、各大家族下嘉奖圣旨,皆大欢喜。</p>
历来有皇帝除夕亲笔挥毫,第一个“福”宫内封存,取“全(存/留)福”之意,然后赏赐各重(宠)臣的传统,今年京中流传,其中有一个“福”就是送往北地的,于是大家明白了:这“半桶水”——这是京城权贵中私下对秋云山的贬称,含有不屑之意,意指他这官“来路不正”,但甭管正不正,人就官运亨通,于是又有微酸之意——以后怕是有得升了。</p>
而北平府那边呢,进入崇威书院就读,俨然成了“脸面”的象征:一个穷书生都能考入,你一个富家子考不上,丢脸不丢脸啊?于是,穷家子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更加奋搏,富家子也开始努力,虽然咱不图科考,可大家都去读,就我不能去,咱丢不起这个脸啊。不止考生们这样想,就连考生的家人也这样想,若是家中有连蒙学也学不好的子弟的简直愁死:将军说了不走后门啊怎么办啊怎么办?</p>
什么?文科不成还可以考武举?得得,咱家那个虽然斗大字不识,当然,以后肯定会学的,可是能力举千斤的呢;</p>
什么?你个孽子不想去种田?种什么田?啊?书院还教学生种田来着?这个好啊,你爷爷还有你祖爷爷都是种田的。你不会?别人家都能学,就你不能学就你娇贵?将军够娇贵了吧?还去带兵打仗呢,饿的时候还吃过草皮,难道你比将军还娇贵?我告诉你,不去可以,到时候大家都去了就你格格不入到时候别来求老子.....什么,你去,那就成。去了好好学哈。</p>
儿子受不得苦去不得军营训练想在家跟先生学?成啊,你要把儿子当闺女养家里我没话说,不过儿子将来没朋友没人脉你可别怪我——等等,夫人,你别那么心急,现在半夜你去把儿子拉起来作什么?明天也可以说啊。</p>
诸如此类情况,在每户贵家不同程度上演,而百姓可议论的就更多了:</p>
什么?书院还管教种地的?那帮少爷们会拿锄头吗?别地没锄好,先把自己的脚给锄了?会请有经验的农夫去教授?真的啊?啊哟,不知道会不好请到我!嘻嘻,要咱也当一回先生,说起来还怪美的——轮不到我?哎,咱美美还不成。谁知道呢,指不定运气就落我头上了呢!</p>
而女孩子们则气愤:为什么只收男学生?歧视我们女孩子吗?难道我们不如男生吗?将军还是女的,将军的亲兵也有女亲兵呢!凭什么啊?不公平不公平!</p>
不公平自然要控诉,有那泼辣勇敢的,亲自跑到军营前去堵祈云:将军,你说你本身也是女子,你开办的学院为什么不收我们呢?难道我们就不如那些男生?要说不如,我们愿意武艺、才华比拼,愿赌服输。</p>
祈云心里叫苦:不关我事啊。芸娘救命。</p>
她跟芸娘说起这事,芸娘也略为难,最后道:江南之地,民风保守,女子足不出户、困守闺阁,与北地风情大不一样。那些先生长居江南,思想恐怕根深蒂固,况先前没教女子一说,忽然更改,恐其不能接受,待先生至,熟悉此地民情,再作商议。若先生们同意,自当辟一院作女子学堂。此非歧视,实因情况特殊,就请小姐们谅解。</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