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405带着老妈打比赛【二十四】
第1145章405.带着老妈打比赛【二十四】
会议室不小,会议桌却不大。
拥在陈文昌斜对面的一众外籍评委正在与翻译交流着什么。
看得出个别外籍评委对这样一份结果是感到不解的。
与部分华国评委脸上一闪而过的诧异形成了鲜明对比。
诧异与不解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在一瞬间,从处理信息到会心一笑只需短短一两秒。
而后者则会聚焦在持续的困惑状态,或可能是遇到了认知受阻。
诺瓦克此刻便是如此状态,他对01号选手的得分细则感动非常奇怪。
如果他没有看错,01号选手一共拿到了六个满分。
他不可能看错,就算他不懂汉语、不认识阿拉伯数字,他也能从01号选手的评分表里看到六个被标记红色的数字。
在场每一位评委都清楚这红色数字代表,它代表满分。
本届比赛设置的满分上限是十分,本轮c组选手一共拿到了六个满分。
只用再把目光挪一挪,便能两三眼从投影仪上数出十五个红色的数字。
21名评委,15名选手,去除5个师生回避评分,一共采集有效分数310个。
310个有效分数之中,只有仅仅15个满分。
01号选手车琳一人独自拿到6个满分,剩下的9个满分别在他三位选手身上。
第一名,13号肖景宸,获得3个满分。
第二名,09号孙文君,获得2个满分。
第三名,05号何家明,获得4个满分。
第四名,01号车琳,获得6个满分。
没错。
来自蓉城音乐学院的陈文昌教授没有看错。
来自圣彼得堡的年轻毛哥没有看错。
来自克拉科夫的卡塔日娜夫人没有看错。
来自冈山的吉川健先生又推了推眼镜。
就连华沙来的亚历克斯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曾两次担任肖邦大赛艺术总监的他,都为眼前的比分感到不解。
为什么不解?
因为真没见过。
哪怕是1980年那届的第三轮晋级名单分数表都没这么离奇。
最高分-2,最低分-2,指导教师不打分原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原则,所有选手的最终成绩如下。
第一名,肖景宸,平均分9.71,最高分10,最低分8.8。
第二名,孙文君,平均分9.62,最高分10,最低分8.9。
第三名,何家明,平均分9.53,最高分10,最低分8.6。
第四名,车琳,平均分9.50,最高分10,最低分8.5。
第五名,陈雨桐,平均分9.45,最高分9.85,最低分8.7。
第六名,唐浩然,平均分9.42,最高分9.9,最低分8.6。
第七名,赵心怡,平均分9.38,最高分9.7,最低分8.8。
第八名,韩雪晴,平均分9.35,最高分9.6,最低分8.65。
第九名,徐天宇,平均分9.31,最高分9.65,最低分8.6。
第十名,杨若琳,平均分9.28,最高分9.4,最低分8.65。
第十一名,李若曦,平均分9.25,最高分9.35,最低分8.7。
第十二名,刘羿袁,平均分9.2,最高分9.45,最低分8.5。
第十三名,冯俊杰,平均分9.18,最高分9.4,最低分8.4。
第十四名,吴雅婷,平均分9.15,最高分9.3,最低分8.45。
第十五名,黄思睿,平均分8.85,最高分9.25,最低分8.5。
占有全部满分四成数量的01号选手,在大多数评委将最低分控制在8.6的情况下,还能够得到8.5的低分。
甚至连续出现重大舞台事故的03号选手冯俊杰的最低分才不过8.4。
当然,评分表上一切都很清楚。
给冯俊杰打出8.4分的评委是来自通音附中的钢琴教研室主任周丽华。
而给车琳打出8.5分的评委是来自江音钢琴系教授徐建彬。
两个低分并非出自同一评委之手。
再仔细看看,没有哪个评委的分数给得很离奇。
来自香港演绎学院的键盘研究院院长陈大为给出的所有分数区间都在9到9.3之间。
来自西音附中的青年钢琴教师则是普遍给出了较高分数,在9.5与9.9之间。
虽然单看两名老师给出的分数在分值上差距较大,但录入总成绩之后对每名选手的最终排名不会出现较大影响。
多数评委给出的评分都大抵如以上两位评委。
没有出现某位评委集中给某一部分选手打高分,给另一部分选手打低分。
要说能够一眼引起众人注意的评分只有同来自俄国的伊万诺夫,这位老毛哥给第四名01号选手车琳打了10分。
出自他手下的第二高分则是给到了第五名陈雨桐,9.8分。
而获得总平均分前三名的肖景宸、孙文君、何家明,分别从伊万诺夫只拿到了9.7、9.65,以及9.5。
换言之在老毛哥的排名中,01号车琳选手才应该是第一名,第二名是陈雨桐,随后才是肖景宸三人。
没有任何问题,就如李安所说,每一名评委都有自己的评分系统。
这来自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等等。
有人吃饭用刀叉,有人吃饭用筷子。
有人喜欢疾风骤雨般的触键,有人喜欢主题连贯的强弱分句。
有人喜欢新颖风格,有人是学院派的忠实守护者。
所以也就是把这样一群评委聚集在一起,才能显得比赛看起来更加客观公正,让钢琴比赛更加彰显魅力。
而也正是这些人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评分,让拿到六个满分的选手止步本轮。
如果再细数一下这六个满分的背后,会发现更令人玩味的东西。
01号选手的六个满分构成中,有四个来自国外评委,两个来自国内评委。
四名国外评委中,两人的职业为大学教授,另外两人的职业为钢琴演奏家。
当然,此刻坐在会议室现场的21位评委都可以被称为钢琴家。
前提是要淡化钢琴家的职业属性。
现场仅有的两名钢琴家都把满分给到了01号选手身上。
不得不佩服斯拉夫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也不得不佩服音乐这种东西的魅力,
一个俄国人和一个波兰人,他们竟然在一名十三岁半的华国少女身上找到了共鸣。
和他们一起找到共鸣的还有两位华国评委。
这两位华国评委岂能是等闲之辈?
简单来说就是燕京的魏三碗和津门的李庆。
在各自的底盘,他们一个是大哥,一个是二哥。
这就是让蓉城三哥陈文昌五味杂陈的一个小原因。
看到连赵韦林都给车琳打了满分,陈文昌感到非常后悔。
他干嘛当时犹豫那么多,他就给车琳打一个满分又如何!
他明明认为车琳的表现在他这里能配得上一个满分,他明明给所有选手都打了他认为最公正的分数。
可他最后还是只给了车琳9.9分。
因为他来自蓉城,车琳也来自蓉城,虽然他不是车琳的老师,但是外界都知道他和老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老魏又是李安最得意的学生,车琳又是李安最得意的学生。如果他给了车琳满分,无异于在外界就等同于老魏坐在这里给了自己的徒孙满分,李安给了自己的徒弟满分。
这种连带的打分在其他地区院校出现他管不着,但是在蓉城就是不行。
陈文昌在乎的真不是自己的名声,他在乎的是他们蓉城钢琴界在外人面前的声誉,年底的小金钟就要在蓉城举办了。
作为被老魏一手提上来的他,他又怎么能不清楚老上司的脾性。
明明赵韦林给了蓉院两个评委名额,但老魏最后只派了他人只身赶来。
为什么只派了一个,为什么只派了他来而没有让李庆来?
陈文昌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一趟就是全权代表老魏来的。
所以作为01号选手的自己人,他真的不能给01号选手满分。
可此时此刻看着仅差0.04分就能去往华沙的车琳,他想起了昨天在比赛中失利的蔡丰年。
作为蔡丰年的老师,其实他知道蔡丰年没机会,可昨晚挂了蔡丰年爸爸的电话之后,陈文昌心里真挺不是滋味,蔡丰年爸爸说小蔡自己个在酒店的厕所里哭了一会。
而比起昨天的心情,此刻他都不能用难受来形容自己。
昨天他不能给蔡丰年打分,就算他能给蔡丰年打分,就算他不顾一切给蔡丰年打了满分,也不能改变蔡丰年无法晋级的结果。
可今天完全不同,如果他按照自己的第一想法给车琳打了满分。
那么车琳的平均分就会超过9.53来到9.54+,拿到最后一个晋级名额。
明明在他心目中车琳今天的发挥是完美的。
只因他的权衡利弊,断送了孩子去华沙的机会。
望着投影仪上鲜红的一列数字,陈文昌内心五味杂陈。
让他五味杂陈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他可能不得不再次面临一次选择。
-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在投影仪闪出评分结果这一刻,所有人才知道最终结果。
有人不解,有人诧异。
但无论是不解还是诧异,都是圈里摸爬滚打才混到今天的。
谁也不用说什么,说什么也没有用。
“怎么办?”
赵韦林问大家,大家能说什么?
打分表已经出来了,你问大家怎么办?
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办就该直接公布成绩!
你不直接公布成绩,弄得外面所有人都认为比赛结果有争议了。
原本可以没有争议的。
比赛就是比赛,差0.01那谁也没办法。
直接公布出去,光明正大地公布出去反而让人不会觉得有什么,而且评分细则也会公式。
现在可好了。
一众评委,尤其是华国评委,他们能理解开这个会,也能接受开这个会。
至于值不值得,谁也不说什么了。
大家心里不满意的是赵韦林现在要把问题甩给大家。
你要开这个会,你自己又不愿意得罪人,想要让别人来替你开这个口。
你指望别人说什么?
按照比赛规则,前三名选手晋级,就这么简单。
比赛就是比赛,事实就在这摆着呢。
可现在谁敢说这个话?
如果不开会,大家谁也不知道谁的成绩。
谁也不会知道01号选手和05号选手原来分差这么小。
谁也不会知道01号选手获得了六个大家心照不宣的高质满分。
谁也不会知道就连陈文昌都没有给01号选手满分。
谁也不会知道两位来自星海大院和附中的评委都给了05号选手满分。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你让大家说什么。
一边是何鹏,一边是蓉城帮。
要说之前也就罢了,问题是接下来三年的小金钟都在蓉城啊。
关键你特么自己给两位选手都打了满分,你是左右都不得罪人,无论结果如何,你还能捞个人文关怀的美名。
合着我们就都没有人性呗?
那就都晋级呗,还聊什么,你倒是说啊,你说了还能让人家魏鸿锦和李安再记你一个好。
你一个华国赛区的评委会主席为什么这点魄力都没有?
不就是担心是由你的提议从而引起各国赛区的晋级名额纠纷吗?
可我们也担心啊。
整这么一大出,你说到底就是什么都想要,又谁都不想得罪。
确实有一些年轻气盛又不得不笑嘻嘻的评委将自己的想法带入了所有现场评委老师。
可也有一部分评委从一开始就在想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这些评委看来,无论赵韦林的动机是什么,至少他又给了01号选手一个机会。
再回顾一下01号选手的舞台,如果从参加国际赛区的角度出发,或许还真不好说。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盯着赵韦林不爽,更多评委的关注点还是在01号选手的六个满分——
其中三分之二都来自国际评委。
而就在这时,来自海院的李淑媛教授打破了沉寂的会议室。
“我建议都晋级吧。”
来自海院的李淑媛教授打破了沉寂的会议室。
见如此有分量的老前辈开了口,众人接着便跟上。
一时间会议室像是盘活了,亚历克斯等外国评委的目光也是通过翻译直接看向了发言的李淑媛。
赵韦林见状直接向亚历克斯正式提出了申请,这事他说了不算,得亚历克斯点头才行。
听完翻译的转达,一众国际评委陷入短暂沉默。
片刻后,亚历克斯摇了摇头,然后目光严肃的叽里呱啦起来。
翻译:“这不符合比赛的要求,我们在全世界有六个赛区。”
就在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诺瓦克几次想开口都没能打断老师的话。
翻译:“如果我们在华国赛区开放了更多的席位,比赛就会变得不再公正,我不能这么做。”
赵韦林像是早就料到亚历克斯会这么说,接着让翻译转达:“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肖邦大赛的第六条条令,01号选手和05号一样,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演奏者,您也看到了,并且您也为01号选手打了高分,她值得去华沙,我相信华沙的舞台也需要她。”
一时间赵韦林义正词严的话语让一些本对其不满的年轻评委都莫名地受到了一股说不出的情绪。
“并且我还想说明另外一个问题,01号选手的演奏风格并不属于我们国内的主流学派,我们甚至都没有在赛场上见过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拥有这样的演奏风格。”
“所以我们的评委在打分上是犹豫的,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随着翻译将赵韦林的话逐字逐句翻译给一众国际评委,冯翰林李淑媛几位老前辈都不住地跟着点起了头。
一众年轻评委也似是反思起来。
此刻仿佛已经没有国内的派系之分,赵韦林作为坐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把交椅上的领导者,无论他曾经做过什么,但此刻这几句话确实让人不得不动容。
这个话在国内换作任何一个人说都没有这样的分量。
“所以我恳请组委会可以考虑一下,艺术评判需要在技术规范和规则约束之间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想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从事评评审的工作人员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随着翻译的声音再次落下,此刻所有国内评委都看向了亚历克斯。
年轻的毛哥看起来都有点激动了,还有翻译员小姐姐的话音里都充满了一种力量。
这一次亚历克斯没有再着急回绝,他思考许久之后,望向投影仪上的名次表轻叹了一口。
接着在所有人的期盼目光中,他缓缓开了口。
翻译小姐姐只能遗憾地翻译道:“抱歉赵主席,我赞同你的部分观点,你是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我也非常欣赏本次参加比赛的所有华国选手,但我没有办法帮助你,我回去会向组委会提交一份申请建议,或许下一届小肖赛会加入第六条条令。”
就在众人露出失望的表情时,翻译小姐姐眉头微微一凝:“不过我的权限可以为这轮比赛加入第十五条条令。”
“在两名选手出现晋级争议时,如果他们的分差较为接近,评委组可以进行投票决定是否开启第十五条条令,投票超过评委总人数的一半便可开启第十五条条令,随后所有评委都必须参与到最后的投票,决定晋级人选。”
一顿,“规则不允许弃票。”
会议室不小,会议桌却不大。
拥在陈文昌斜对面的一众外籍评委正在与翻译交流着什么。
看得出个别外籍评委对这样一份结果是感到不解的。
与部分华国评委脸上一闪而过的诧异形成了鲜明对比。
诧异与不解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在一瞬间,从处理信息到会心一笑只需短短一两秒。
而后者则会聚焦在持续的困惑状态,或可能是遇到了认知受阻。
诺瓦克此刻便是如此状态,他对01号选手的得分细则感动非常奇怪。
如果他没有看错,01号选手一共拿到了六个满分。
他不可能看错,就算他不懂汉语、不认识阿拉伯数字,他也能从01号选手的评分表里看到六个被标记红色的数字。
在场每一位评委都清楚这红色数字代表,它代表满分。
本届比赛设置的满分上限是十分,本轮c组选手一共拿到了六个满分。
只用再把目光挪一挪,便能两三眼从投影仪上数出十五个红色的数字。
21名评委,15名选手,去除5个师生回避评分,一共采集有效分数310个。
310个有效分数之中,只有仅仅15个满分。
01号选手车琳一人独自拿到6个满分,剩下的9个满分别在他三位选手身上。
第一名,13号肖景宸,获得3个满分。
第二名,09号孙文君,获得2个满分。
第三名,05号何家明,获得4个满分。
第四名,01号车琳,获得6个满分。
没错。
来自蓉城音乐学院的陈文昌教授没有看错。
来自圣彼得堡的年轻毛哥没有看错。
来自克拉科夫的卡塔日娜夫人没有看错。
来自冈山的吉川健先生又推了推眼镜。
就连华沙来的亚历克斯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曾两次担任肖邦大赛艺术总监的他,都为眼前的比分感到不解。
为什么不解?
因为真没见过。
哪怕是1980年那届的第三轮晋级名单分数表都没这么离奇。
最高分-2,最低分-2,指导教师不打分原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原则,所有选手的最终成绩如下。
第一名,肖景宸,平均分9.71,最高分10,最低分8.8。
第二名,孙文君,平均分9.62,最高分10,最低分8.9。
第三名,何家明,平均分9.53,最高分10,最低分8.6。
第四名,车琳,平均分9.50,最高分10,最低分8.5。
第五名,陈雨桐,平均分9.45,最高分9.85,最低分8.7。
第六名,唐浩然,平均分9.42,最高分9.9,最低分8.6。
第七名,赵心怡,平均分9.38,最高分9.7,最低分8.8。
第八名,韩雪晴,平均分9.35,最高分9.6,最低分8.65。
第九名,徐天宇,平均分9.31,最高分9.65,最低分8.6。
第十名,杨若琳,平均分9.28,最高分9.4,最低分8.65。
第十一名,李若曦,平均分9.25,最高分9.35,最低分8.7。
第十二名,刘羿袁,平均分9.2,最高分9.45,最低分8.5。
第十三名,冯俊杰,平均分9.18,最高分9.4,最低分8.4。
第十四名,吴雅婷,平均分9.15,最高分9.3,最低分8.45。
第十五名,黄思睿,平均分8.85,最高分9.25,最低分8.5。
占有全部满分四成数量的01号选手,在大多数评委将最低分控制在8.6的情况下,还能够得到8.5的低分。
甚至连续出现重大舞台事故的03号选手冯俊杰的最低分才不过8.4。
当然,评分表上一切都很清楚。
给冯俊杰打出8.4分的评委是来自通音附中的钢琴教研室主任周丽华。
而给车琳打出8.5分的评委是来自江音钢琴系教授徐建彬。
两个低分并非出自同一评委之手。
再仔细看看,没有哪个评委的分数给得很离奇。
来自香港演绎学院的键盘研究院院长陈大为给出的所有分数区间都在9到9.3之间。
来自西音附中的青年钢琴教师则是普遍给出了较高分数,在9.5与9.9之间。
虽然单看两名老师给出的分数在分值上差距较大,但录入总成绩之后对每名选手的最终排名不会出现较大影响。
多数评委给出的评分都大抵如以上两位评委。
没有出现某位评委集中给某一部分选手打高分,给另一部分选手打低分。
要说能够一眼引起众人注意的评分只有同来自俄国的伊万诺夫,这位老毛哥给第四名01号选手车琳打了10分。
出自他手下的第二高分则是给到了第五名陈雨桐,9.8分。
而获得总平均分前三名的肖景宸、孙文君、何家明,分别从伊万诺夫只拿到了9.7、9.65,以及9.5。
换言之在老毛哥的排名中,01号车琳选手才应该是第一名,第二名是陈雨桐,随后才是肖景宸三人。
没有任何问题,就如李安所说,每一名评委都有自己的评分系统。
这来自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等等。
有人吃饭用刀叉,有人吃饭用筷子。
有人喜欢疾风骤雨般的触键,有人喜欢主题连贯的强弱分句。
有人喜欢新颖风格,有人是学院派的忠实守护者。
所以也就是把这样一群评委聚集在一起,才能显得比赛看起来更加客观公正,让钢琴比赛更加彰显魅力。
而也正是这些人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评分,让拿到六个满分的选手止步本轮。
如果再细数一下这六个满分的背后,会发现更令人玩味的东西。
01号选手的六个满分构成中,有四个来自国外评委,两个来自国内评委。
四名国外评委中,两人的职业为大学教授,另外两人的职业为钢琴演奏家。
当然,此刻坐在会议室现场的21位评委都可以被称为钢琴家。
前提是要淡化钢琴家的职业属性。
现场仅有的两名钢琴家都把满分给到了01号选手身上。
不得不佩服斯拉夫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也不得不佩服音乐这种东西的魅力,
一个俄国人和一个波兰人,他们竟然在一名十三岁半的华国少女身上找到了共鸣。
和他们一起找到共鸣的还有两位华国评委。
这两位华国评委岂能是等闲之辈?
简单来说就是燕京的魏三碗和津门的李庆。
在各自的底盘,他们一个是大哥,一个是二哥。
这就是让蓉城三哥陈文昌五味杂陈的一个小原因。
看到连赵韦林都给车琳打了满分,陈文昌感到非常后悔。
他干嘛当时犹豫那么多,他就给车琳打一个满分又如何!
他明明认为车琳的表现在他这里能配得上一个满分,他明明给所有选手都打了他认为最公正的分数。
可他最后还是只给了车琳9.9分。
因为他来自蓉城,车琳也来自蓉城,虽然他不是车琳的老师,但是外界都知道他和老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老魏又是李安最得意的学生,车琳又是李安最得意的学生。如果他给了车琳满分,无异于在外界就等同于老魏坐在这里给了自己的徒孙满分,李安给了自己的徒弟满分。
这种连带的打分在其他地区院校出现他管不着,但是在蓉城就是不行。
陈文昌在乎的真不是自己的名声,他在乎的是他们蓉城钢琴界在外人面前的声誉,年底的小金钟就要在蓉城举办了。
作为被老魏一手提上来的他,他又怎么能不清楚老上司的脾性。
明明赵韦林给了蓉院两个评委名额,但老魏最后只派了他人只身赶来。
为什么只派了一个,为什么只派了他来而没有让李庆来?
陈文昌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一趟就是全权代表老魏来的。
所以作为01号选手的自己人,他真的不能给01号选手满分。
可此时此刻看着仅差0.04分就能去往华沙的车琳,他想起了昨天在比赛中失利的蔡丰年。
作为蔡丰年的老师,其实他知道蔡丰年没机会,可昨晚挂了蔡丰年爸爸的电话之后,陈文昌心里真挺不是滋味,蔡丰年爸爸说小蔡自己个在酒店的厕所里哭了一会。
而比起昨天的心情,此刻他都不能用难受来形容自己。
昨天他不能给蔡丰年打分,就算他能给蔡丰年打分,就算他不顾一切给蔡丰年打了满分,也不能改变蔡丰年无法晋级的结果。
可今天完全不同,如果他按照自己的第一想法给车琳打了满分。
那么车琳的平均分就会超过9.53来到9.54+,拿到最后一个晋级名额。
明明在他心目中车琳今天的发挥是完美的。
只因他的权衡利弊,断送了孩子去华沙的机会。
望着投影仪上鲜红的一列数字,陈文昌内心五味杂陈。
让他五味杂陈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他可能不得不再次面临一次选择。
-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在投影仪闪出评分结果这一刻,所有人才知道最终结果。
有人不解,有人诧异。
但无论是不解还是诧异,都是圈里摸爬滚打才混到今天的。
谁也不用说什么,说什么也没有用。
“怎么办?”
赵韦林问大家,大家能说什么?
打分表已经出来了,你问大家怎么办?
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办就该直接公布成绩!
你不直接公布成绩,弄得外面所有人都认为比赛结果有争议了。
原本可以没有争议的。
比赛就是比赛,差0.01那谁也没办法。
直接公布出去,光明正大地公布出去反而让人不会觉得有什么,而且评分细则也会公式。
现在可好了。
一众评委,尤其是华国评委,他们能理解开这个会,也能接受开这个会。
至于值不值得,谁也不说什么了。
大家心里不满意的是赵韦林现在要把问题甩给大家。
你要开这个会,你自己又不愿意得罪人,想要让别人来替你开这个口。
你指望别人说什么?
按照比赛规则,前三名选手晋级,就这么简单。
比赛就是比赛,事实就在这摆着呢。
可现在谁敢说这个话?
如果不开会,大家谁也不知道谁的成绩。
谁也不会知道01号选手和05号选手原来分差这么小。
谁也不会知道01号选手获得了六个大家心照不宣的高质满分。
谁也不会知道就连陈文昌都没有给01号选手满分。
谁也不会知道两位来自星海大院和附中的评委都给了05号选手满分。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你让大家说什么。
一边是何鹏,一边是蓉城帮。
要说之前也就罢了,问题是接下来三年的小金钟都在蓉城啊。
关键你特么自己给两位选手都打了满分,你是左右都不得罪人,无论结果如何,你还能捞个人文关怀的美名。
合着我们就都没有人性呗?
那就都晋级呗,还聊什么,你倒是说啊,你说了还能让人家魏鸿锦和李安再记你一个好。
你一个华国赛区的评委会主席为什么这点魄力都没有?
不就是担心是由你的提议从而引起各国赛区的晋级名额纠纷吗?
可我们也担心啊。
整这么一大出,你说到底就是什么都想要,又谁都不想得罪。
确实有一些年轻气盛又不得不笑嘻嘻的评委将自己的想法带入了所有现场评委老师。
可也有一部分评委从一开始就在想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这些评委看来,无论赵韦林的动机是什么,至少他又给了01号选手一个机会。
再回顾一下01号选手的舞台,如果从参加国际赛区的角度出发,或许还真不好说。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盯着赵韦林不爽,更多评委的关注点还是在01号选手的六个满分——
其中三分之二都来自国际评委。
而就在这时,来自海院的李淑媛教授打破了沉寂的会议室。
“我建议都晋级吧。”
来自海院的李淑媛教授打破了沉寂的会议室。
见如此有分量的老前辈开了口,众人接着便跟上。
一时间会议室像是盘活了,亚历克斯等外国评委的目光也是通过翻译直接看向了发言的李淑媛。
赵韦林见状直接向亚历克斯正式提出了申请,这事他说了不算,得亚历克斯点头才行。
听完翻译的转达,一众国际评委陷入短暂沉默。
片刻后,亚历克斯摇了摇头,然后目光严肃的叽里呱啦起来。
翻译:“这不符合比赛的要求,我们在全世界有六个赛区。”
就在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诺瓦克几次想开口都没能打断老师的话。
翻译:“如果我们在华国赛区开放了更多的席位,比赛就会变得不再公正,我不能这么做。”
赵韦林像是早就料到亚历克斯会这么说,接着让翻译转达:“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肖邦大赛的第六条条令,01号选手和05号一样,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演奏者,您也看到了,并且您也为01号选手打了高分,她值得去华沙,我相信华沙的舞台也需要她。”
一时间赵韦林义正词严的话语让一些本对其不满的年轻评委都莫名地受到了一股说不出的情绪。
“并且我还想说明另外一个问题,01号选手的演奏风格并不属于我们国内的主流学派,我们甚至都没有在赛场上见过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拥有这样的演奏风格。”
“所以我们的评委在打分上是犹豫的,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随着翻译将赵韦林的话逐字逐句翻译给一众国际评委,冯翰林李淑媛几位老前辈都不住地跟着点起了头。
一众年轻评委也似是反思起来。
此刻仿佛已经没有国内的派系之分,赵韦林作为坐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把交椅上的领导者,无论他曾经做过什么,但此刻这几句话确实让人不得不动容。
这个话在国内换作任何一个人说都没有这样的分量。
“所以我恳请组委会可以考虑一下,艺术评判需要在技术规范和规则约束之间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想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从事评评审的工作人员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随着翻译的声音再次落下,此刻所有国内评委都看向了亚历克斯。
年轻的毛哥看起来都有点激动了,还有翻译员小姐姐的话音里都充满了一种力量。
这一次亚历克斯没有再着急回绝,他思考许久之后,望向投影仪上的名次表轻叹了一口。
接着在所有人的期盼目光中,他缓缓开了口。
翻译小姐姐只能遗憾地翻译道:“抱歉赵主席,我赞同你的部分观点,你是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我也非常欣赏本次参加比赛的所有华国选手,但我没有办法帮助你,我回去会向组委会提交一份申请建议,或许下一届小肖赛会加入第六条条令。”
就在众人露出失望的表情时,翻译小姐姐眉头微微一凝:“不过我的权限可以为这轮比赛加入第十五条条令。”
“在两名选手出现晋级争议时,如果他们的分差较为接近,评委组可以进行投票决定是否开启第十五条条令,投票超过评委总人数的一半便可开启第十五条条令,随后所有评委都必须参与到最后的投票,决定晋级人选。”
一顿,“规则不允许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