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深夜,安抚完败军士卒之后的司马懿,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步入营帐,寻得一方静谧之地,方才有功夫休息。
此刻,夜风冷冽,秋风吹得营帐猎猎作响,也吹得他心寒如冰。
此战败了,而且是大败,那惨烈的战场景象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营帐外,火光摇曳,映照出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沟壑纵横,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对失败的不甘,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有对魏国命运的深深忧虑。
简单的统计人数已经出来,魏军至少损伤了一万人,失踪的就更多。
这些数字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割在他的心上,让他痛不欲生。
士气低落,士兵们的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绝望。
司马懿望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力感。
他已经有冀北难以坚守的想法了,但身为魏国的重臣,他又怎能轻言放弃?
就在这时,司马昭缓步上前。
他身穿甲胄,满身浴血,显然是先前与汉军血战时冲在了前面。
尽管经历了如此激烈的战斗,他却依旧显得从容不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父亲。”
司马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汉军刀剑比我们的要锋利,甲胄比我们的要牢固,难怪我们此战不是对手。”
说着,他将从战场上抢夺的一把汉军环首刀以及一套盔甲递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接过环首刀,细细端详起来。
只见刀身修长,寒芒闪烁,透出一股摄人心魄的杀气。
他轻轻抚摸着刀身,感受着那冰冷的质感,心中不禁暗自惊叹。
他拔出自己腰间的宝剑,狠狠地朝着环首刀砍去。
只听“当”的一声巨响,环首刀竟然纹丝不动,而他手上的宝剑却缺了一个口。
司马懿心中一震,难以置信地望着那把环首刀。
他再次用宝剑去刺汉军的盔甲,却发现宝剑只能在盔甲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见到如此景象,司马懿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他终于意识到,魏国与汉国的差距,原来不止在军事战术上,更在武器装备上面,更在国力上面。
“看来。”司马懿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确实已经落后于汉国了。”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司马昭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望着父亲那张苍老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父亲一生都在为魏国而努力拼搏,但此刻的他却显得如此无助和迷茫。
“父亲。”司马昭低声说道:“我们虽然此战失利,但并未完全失去希望。只要我们能够汲取教训,改进武器装备,加强士兵训练,未来未尝不能与汉国一较高下。”
司马懿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抬头望向司马昭。
他发现儿子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那是一种他久违了的信念。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魏国的未来。
“昭儿。”
司马懿轻声说道:“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一时的失败所打倒。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魏国一定能够重新崛起。”
。。。
司马懿想要让魏国一点点追上汉国,但有的人却不失这么想的。
中山无极县,甄氏坞堡,矗立在群山环抱之中,仿佛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护神。
夜色已深,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坞堡的青砖黛瓦上,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在坞堡深处,家主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甄像那张略显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他身着素色长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刚刚收到的前线魏军大败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甄像总领两郡防务,家中子弟大多外派出去,为魏国的边疆安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此刻的他,却感到前途一片黑暗。
汉军的强大,让他不禁怀疑,司马懿是否真的是他们的对手,冀北世家是否能够抵挡得住汉军的铁蹄,甚至整个魏国,论起国力来说,是否还能与汉国抗衡?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那片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书桌抽屉上,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封密信。
这封信,是他的姑姑甄宓派人送过来的。
原本,他没有打算打开来看,也不打算背叛魏国追随汉国。
但此刻,面对魏国的败局,他开始动摇了。
中山甄氏的根基在冀州,而若是魏国保不住冀州,他又该如何自处?
甄像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缓缓走向书桌,伸出手,轻轻地打开了那封密信。
信纸展开,甄像仔细地看着其中内容。
甄宓已经为大汉天子诞下皇子,这一消息让他感到震惊。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信中提到,若是中山甄氏愿意归附大汉,便能成为帝戚,势力可遍布冀州。
这对于甄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想到大汉已经不可匹敌,甄像的心中开始动摇了。
他深知,魏国的败局已定,若是不及时做出选择,恐怕甄氏也会在这场乱世中灰飞烟灭。
想到这里,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来人!”甄像沉声喊道。
很快,一名亲信推门而入,躬身行礼道:“家主有何吩咐?”
甄像望着亲信,语气坚定地说道:“派人与间军司的人联络上,我愿意拨乱反正,为大汉拿下冀州!”
亲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深知家主的决定意味着什么,也明白自己此刻的责任。
于是,他恭敬地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去执行甄像的命令了。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甄像却久久无法平静。
他坐在书桌前,望着那封密信,心中思绪万千。
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给甄氏带来怎样的变化,也知道自己将会背负怎样的骂名。
但此刻的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为了甄氏的未来,为了冀州的安宁,他必须做出这个选择。
夜色渐深,甄像却毫无睡意。
他走出书房,来到坞堡的院子里。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纱。
他望着那片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着:愿甄氏能够度过这场危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甄像开始秘密地与间军司的人联络,为归附大汉做着准备。
这是一场赌博,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为甄氏赢得一线生机。
天命八年十月,北新城的天空开始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起初只是零星几点,渐渐地,雪花越下越大,如同天空中绽放的无数白色花朵,最终将整个天地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寒风凛冽,吹拂过城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这座孤城的命运而哀叹。
城墙上,司马懿身着厚重的貂裘,面容严峻,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方。
他的发丝间夹杂着几缕银白,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的双手紧紧抓着城墙的垛口,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注入这座摇摇欲坠的城池之中。
“父亲,粮草补给虽然尚且充足,但军心已经涣散,再这样下去,恐怕坚持不了半年了。”
司马昭缓步走到司马懿身旁,他的声音低沉而忧虑,眉宇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身着一袭紧身战甲,外披一件绣着金色云纹的披风,英姿勃发,但此刻的他,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司马懿闻言,眉头紧锁,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盯着司马昭,沉声道:“大战之前,甄家或许还是大魏的忠臣,但如今魏军大败,他们恐怕已经心生异志了。”
司马昭点了点头,神色更加凝重:“甄家那边,不仅没有派来兵卒支援,甚至连粮草辎重都停止了运送,这分明是不臣之心已露。”
司马懿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召甄像至北新城,若是不敢来,其便是谋逆!”
他的声音冷冽如冰,透露出不容抗拒的威严。
随即,司马懿下令传令兵火速前往甄家,传达他的旨意。
传令兵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足迹。
北新城内,气氛愈发紧张。
士兵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当前的局势。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心神不宁。
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虽然被司马懿控制起来,但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不安和疑虑。
甄府内,甄像接到司马懿的传令后,面色骤变。
他身穿一袭华丽的锦袍,头戴玉冠,面容俊朗,但此刻却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兄长,司马懿召我们前往北新城,这分明是对我们甄家起了疑心。”甄像的弟弟甄德焦急地说道。
他年约二十,面容清秀,但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
甄像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司马懿此人老谋深算,我们若是不去,恐怕会落人口实,被扣上谋逆的罪名。但若是去了,又难保他不会借机发难。”
甄德闻言,眉头紧锁:“那该如何是好?”
甄像思索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我带上一些亲信和护卫,前往北新城,最危险的地方,未必不是最安全的地方,若是能够得到司马懿的信任,说不定能立大功!”
于是,甄像率领着一队亲信和护卫,踏上了前往北新城的道路。
雪越下越大,道路变得异常难行,但他们依然坚定地前行着,心中充满了未知和忐忑。
北新城下,司马懿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望着甄像一行人缓缓而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期待也有警惕。
他深知甄家的势力庞大,若不能妥善处理此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甄像一行人终于抵达北新城下,他们被守城的士兵拦了下来。
甄像走上前去,对着城上的士兵高声喊道:“我乃甄家家主甄像,奉司马懿之命前来!”
士兵闻言,立即前去通报。
不久之后,司马懿亲自下城迎接甄像。
他身穿厚重的铠甲,手持长剑,英姿勃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忧虑。
“甄家主远道而来,辛苦了。”司马懿客气地说道,但他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甄像拱手行礼:“司马将军客气了,在下也是为大魏的安危着想。”
司马懿微微一笑,但笑容中却隐藏着深深的寒意:“甄家主能如此深明大义,实乃大魏之福。不过,如今局势危急,甄家可愿再助大魏一臂之力?”
甄像闻言,心中一紧,他知道司马懿这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他强作镇定地回答道:“甄家自当竭尽全力,为大魏效犬马之劳。”
司马懿点了点头,似乎对甄像的回答还算满意。
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放行。
甄像一行人得以进入北新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司马懿对甄家加强了监视和防范,同时也积极筹备着应对汉国的进攻。
北新城的士兵们在司马懿的激励下,逐渐找回了斗志和信心,城内的局势也渐渐稳定下来。
天命八年十月,北新城的冬天愈发显得酷寒难耐。
雪花纷飞,寒风凛冽,将整个城池包裹在一片银白之中。
街道上,行人希少,偶尔有士兵巡逻而过,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中回响,更添几分凄凉。
半个月的时间,甄像全身心地投入到城防事务中,并且让甄氏女与司马昭联姻,司马懿也渐渐放松了对他的监视。
在这个基础上,甄像与那些被司马懿控制的世家子弟频繁沟通,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这些世家子弟已经愿意为汉军效力,共同对抗司马懿的魏军。
天命八年十月二十日,月牙高悬,冬风呼啸。
北新城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但这份宁静中却暗藏着汹涌的波涛。
甄像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他知道,今晚将是决定北新城命运的关键时刻。
按照事先的约定,甄像下令放出了那些被司马懿控制的世家子弟。
他们走出囚室,重获自由,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甄像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这些世家子弟的加入,无疑将大大增强汉军的实力。
随后,甄像亲自下令打开城门,迎接汉军的到来。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重的声响。
汉军士兵们蜂拥而入,很快就控制住城中的局面。
与此同时,在大将军府内,司马懿正在处理国事。
他身穿貂裘,面容威严而冷峻。
然而,当亲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北新城的变故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和绝望。
“什么?甄像竟然敢背叛我?”司马懿怒吼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亲兵颤抖着回答道:“是的,大将军。甄像已经放出了被控制的世家子弟,并且打开了城门,迎接汉军入城。”
司马懿闻言,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了一般,呆立当场。
他深知北新城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将对整个战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此刻,他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司马懿迅速恢复了冷静。
此刻逃命要紧,他当即下令召集亲兵,准备逃离北新城。
当他走出大将军府时,却发现整个城池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汉军士兵们在城中四处搜捕魏军残余势力,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司马懿和亲兵们在人群中穿梭,躲避着汉军的追击。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一只只无头苍蝇般乱撞。
最终,在一名亲兵的指引下,司马懿找到了一条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
шшш?an?¢o
他们沿着通道疾行,不敢有丝毫耽搁。当他们终于逃出北新城时,回头望去,只见整个城池已经陷入了汉军的掌控之中。
司马懿望着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不甘。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
司马懿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继续逃亡之路。
只是
天下虽大,他又能去何处呢?
此刻,夜风冷冽,秋风吹得营帐猎猎作响,也吹得他心寒如冰。
此战败了,而且是大败,那惨烈的战场景象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营帐外,火光摇曳,映照出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沟壑纵横,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对失败的不甘,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有对魏国命运的深深忧虑。
简单的统计人数已经出来,魏军至少损伤了一万人,失踪的就更多。
这些数字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割在他的心上,让他痛不欲生。
士气低落,士兵们的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绝望。
司马懿望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力感。
他已经有冀北难以坚守的想法了,但身为魏国的重臣,他又怎能轻言放弃?
就在这时,司马昭缓步上前。
他身穿甲胄,满身浴血,显然是先前与汉军血战时冲在了前面。
尽管经历了如此激烈的战斗,他却依旧显得从容不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父亲。”
司马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汉军刀剑比我们的要锋利,甲胄比我们的要牢固,难怪我们此战不是对手。”
说着,他将从战场上抢夺的一把汉军环首刀以及一套盔甲递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接过环首刀,细细端详起来。
只见刀身修长,寒芒闪烁,透出一股摄人心魄的杀气。
他轻轻抚摸着刀身,感受着那冰冷的质感,心中不禁暗自惊叹。
他拔出自己腰间的宝剑,狠狠地朝着环首刀砍去。
只听“当”的一声巨响,环首刀竟然纹丝不动,而他手上的宝剑却缺了一个口。
司马懿心中一震,难以置信地望着那把环首刀。
他再次用宝剑去刺汉军的盔甲,却发现宝剑只能在盔甲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见到如此景象,司马懿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他终于意识到,魏国与汉国的差距,原来不止在军事战术上,更在武器装备上面,更在国力上面。
“看来。”司马懿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确实已经落后于汉国了。”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司马昭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望着父亲那张苍老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父亲一生都在为魏国而努力拼搏,但此刻的他却显得如此无助和迷茫。
“父亲。”司马昭低声说道:“我们虽然此战失利,但并未完全失去希望。只要我们能够汲取教训,改进武器装备,加强士兵训练,未来未尝不能与汉国一较高下。”
司马懿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抬头望向司马昭。
他发现儿子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那是一种他久违了的信念。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魏国的未来。
“昭儿。”
司马懿轻声说道:“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一时的失败所打倒。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魏国一定能够重新崛起。”
。。。
司马懿想要让魏国一点点追上汉国,但有的人却不失这么想的。
中山无极县,甄氏坞堡,矗立在群山环抱之中,仿佛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护神。
夜色已深,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坞堡的青砖黛瓦上,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在坞堡深处,家主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甄像那张略显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他身着素色长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刚刚收到的前线魏军大败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甄像总领两郡防务,家中子弟大多外派出去,为魏国的边疆安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此刻的他,却感到前途一片黑暗。
汉军的强大,让他不禁怀疑,司马懿是否真的是他们的对手,冀北世家是否能够抵挡得住汉军的铁蹄,甚至整个魏国,论起国力来说,是否还能与汉国抗衡?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那片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书桌抽屉上,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封密信。
这封信,是他的姑姑甄宓派人送过来的。
原本,他没有打算打开来看,也不打算背叛魏国追随汉国。
但此刻,面对魏国的败局,他开始动摇了。
中山甄氏的根基在冀州,而若是魏国保不住冀州,他又该如何自处?
甄像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缓缓走向书桌,伸出手,轻轻地打开了那封密信。
信纸展开,甄像仔细地看着其中内容。
甄宓已经为大汉天子诞下皇子,这一消息让他感到震惊。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信中提到,若是中山甄氏愿意归附大汉,便能成为帝戚,势力可遍布冀州。
这对于甄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想到大汉已经不可匹敌,甄像的心中开始动摇了。
他深知,魏国的败局已定,若是不及时做出选择,恐怕甄氏也会在这场乱世中灰飞烟灭。
想到这里,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来人!”甄像沉声喊道。
很快,一名亲信推门而入,躬身行礼道:“家主有何吩咐?”
甄像望着亲信,语气坚定地说道:“派人与间军司的人联络上,我愿意拨乱反正,为大汉拿下冀州!”
亲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深知家主的决定意味着什么,也明白自己此刻的责任。
于是,他恭敬地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去执行甄像的命令了。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甄像却久久无法平静。
他坐在书桌前,望着那封密信,心中思绪万千。
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给甄氏带来怎样的变化,也知道自己将会背负怎样的骂名。
但此刻的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为了甄氏的未来,为了冀州的安宁,他必须做出这个选择。
夜色渐深,甄像却毫无睡意。
他走出书房,来到坞堡的院子里。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纱。
他望着那片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着:愿甄氏能够度过这场危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甄像开始秘密地与间军司的人联络,为归附大汉做着准备。
这是一场赌博,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为甄氏赢得一线生机。
天命八年十月,北新城的天空开始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起初只是零星几点,渐渐地,雪花越下越大,如同天空中绽放的无数白色花朵,最终将整个天地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寒风凛冽,吹拂过城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这座孤城的命运而哀叹。
城墙上,司马懿身着厚重的貂裘,面容严峻,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方。
他的发丝间夹杂着几缕银白,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的双手紧紧抓着城墙的垛口,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注入这座摇摇欲坠的城池之中。
“父亲,粮草补给虽然尚且充足,但军心已经涣散,再这样下去,恐怕坚持不了半年了。”
司马昭缓步走到司马懿身旁,他的声音低沉而忧虑,眉宇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身着一袭紧身战甲,外披一件绣着金色云纹的披风,英姿勃发,但此刻的他,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司马懿闻言,眉头紧锁,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盯着司马昭,沉声道:“大战之前,甄家或许还是大魏的忠臣,但如今魏军大败,他们恐怕已经心生异志了。”
司马昭点了点头,神色更加凝重:“甄家那边,不仅没有派来兵卒支援,甚至连粮草辎重都停止了运送,这分明是不臣之心已露。”
司马懿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召甄像至北新城,若是不敢来,其便是谋逆!”
他的声音冷冽如冰,透露出不容抗拒的威严。
随即,司马懿下令传令兵火速前往甄家,传达他的旨意。
传令兵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足迹。
北新城内,气氛愈发紧张。
士兵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当前的局势。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心神不宁。
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虽然被司马懿控制起来,但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不安和疑虑。
甄府内,甄像接到司马懿的传令后,面色骤变。
他身穿一袭华丽的锦袍,头戴玉冠,面容俊朗,但此刻却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兄长,司马懿召我们前往北新城,这分明是对我们甄家起了疑心。”甄像的弟弟甄德焦急地说道。
他年约二十,面容清秀,但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
甄像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司马懿此人老谋深算,我们若是不去,恐怕会落人口实,被扣上谋逆的罪名。但若是去了,又难保他不会借机发难。”
甄德闻言,眉头紧锁:“那该如何是好?”
甄像思索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我带上一些亲信和护卫,前往北新城,最危险的地方,未必不是最安全的地方,若是能够得到司马懿的信任,说不定能立大功!”
于是,甄像率领着一队亲信和护卫,踏上了前往北新城的道路。
雪越下越大,道路变得异常难行,但他们依然坚定地前行着,心中充满了未知和忐忑。
北新城下,司马懿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望着甄像一行人缓缓而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期待也有警惕。
他深知甄家的势力庞大,若不能妥善处理此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甄像一行人终于抵达北新城下,他们被守城的士兵拦了下来。
甄像走上前去,对着城上的士兵高声喊道:“我乃甄家家主甄像,奉司马懿之命前来!”
士兵闻言,立即前去通报。
不久之后,司马懿亲自下城迎接甄像。
他身穿厚重的铠甲,手持长剑,英姿勃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忧虑。
“甄家主远道而来,辛苦了。”司马懿客气地说道,但他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甄像拱手行礼:“司马将军客气了,在下也是为大魏的安危着想。”
司马懿微微一笑,但笑容中却隐藏着深深的寒意:“甄家主能如此深明大义,实乃大魏之福。不过,如今局势危急,甄家可愿再助大魏一臂之力?”
甄像闻言,心中一紧,他知道司马懿这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他强作镇定地回答道:“甄家自当竭尽全力,为大魏效犬马之劳。”
司马懿点了点头,似乎对甄像的回答还算满意。
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放行。
甄像一行人得以进入北新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司马懿对甄家加强了监视和防范,同时也积极筹备着应对汉国的进攻。
北新城的士兵们在司马懿的激励下,逐渐找回了斗志和信心,城内的局势也渐渐稳定下来。
天命八年十月,北新城的冬天愈发显得酷寒难耐。
雪花纷飞,寒风凛冽,将整个城池包裹在一片银白之中。
街道上,行人希少,偶尔有士兵巡逻而过,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中回响,更添几分凄凉。
半个月的时间,甄像全身心地投入到城防事务中,并且让甄氏女与司马昭联姻,司马懿也渐渐放松了对他的监视。
在这个基础上,甄像与那些被司马懿控制的世家子弟频繁沟通,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这些世家子弟已经愿意为汉军效力,共同对抗司马懿的魏军。
天命八年十月二十日,月牙高悬,冬风呼啸。
北新城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但这份宁静中却暗藏着汹涌的波涛。
甄像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他知道,今晚将是决定北新城命运的关键时刻。
按照事先的约定,甄像下令放出了那些被司马懿控制的世家子弟。
他们走出囚室,重获自由,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甄像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这些世家子弟的加入,无疑将大大增强汉军的实力。
随后,甄像亲自下令打开城门,迎接汉军的到来。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重的声响。
汉军士兵们蜂拥而入,很快就控制住城中的局面。
与此同时,在大将军府内,司马懿正在处理国事。
他身穿貂裘,面容威严而冷峻。
然而,当亲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北新城的变故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和绝望。
“什么?甄像竟然敢背叛我?”司马懿怒吼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亲兵颤抖着回答道:“是的,大将军。甄像已经放出了被控制的世家子弟,并且打开了城门,迎接汉军入城。”
司马懿闻言,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了一般,呆立当场。
他深知北新城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将对整个战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此刻,他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司马懿迅速恢复了冷静。
此刻逃命要紧,他当即下令召集亲兵,准备逃离北新城。
当他走出大将军府时,却发现整个城池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汉军士兵们在城中四处搜捕魏军残余势力,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司马懿和亲兵们在人群中穿梭,躲避着汉军的追击。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一只只无头苍蝇般乱撞。
最终,在一名亲兵的指引下,司马懿找到了一条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
шшш?an?¢o
他们沿着通道疾行,不敢有丝毫耽搁。当他们终于逃出北新城时,回头望去,只见整个城池已经陷入了汉军的掌控之中。
司马懿望着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不甘。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
司马懿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继续逃亡之路。
只是
天下虽大,他又能去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