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要盖小二层
“歇一歇吧,你这都练了一上午了。”
唐莞莞擦了擦额头的汗,苦口婆心地劝着妹。
她都不知道,原来教人骑车也能这么累!
妹学了一上午,她就从后面扶了一上午的后车座!
唐静正在兴头上,才不愿意停下:
“二姐,再练一会儿,一会儿就行,我已经掌握零要领!”
学校离家不算近,唐静着急想在开学前练会自行车,这样往后上学就能骑着车去上学了。
“------”
唐莞莞嘴角抽了又抽。
连半圈都登不上,还敢大言不惭地掌握了要领?!
哎!
81年,这个时候,还没有弯梁两号的公主型自行车。
要是有那款,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唐莞莞叹了口气。
“得------”
“我可陪不动你了!叔也该回来了,一会儿让叔陪你练吧!”
唐老三腿不好,但练车主打一个慢,陪唐静练车还是没问题的。
今是每隔十五的一个大集。
石志恩和唐老三带着村大队人去集上卖编织货了,算算时间点也该回来了。
这两次,编织货卖得不错。
菜田农户分的地少,地里活计不是很忙,这回全村家家户户种完地后,闲暇时间整点编织玩意,挣点钱还能补贴家用!
两项收入,总比只靠着那点地过活,日子要滋润得多。
现在唐莞莞在村内是大贵人。
能带着全村过好日子的大贵人!
尤其是最近陆航正在筹备蔬菜收购站,还请了技术人员回来,教大家种大棚。
全村就觉得,这一村的经济命脉都握在了这两口子手郑
那见了面,都得亲切地打上个招呼。
再也没有人敢唐老爹这一户没儿子,是绝户了!
当初好的,由唐莞莞教村民手艺,货物统一村大队去售卖。
卖的钱,唐莞莞抽一成!
哪怕就只是一成的分成,两次下来,也挣了三百!
不过,这些钱唐莞莞没要。
她忙。
教村民手艺的事,都是她先教会唐老三,再由唐老三教村民。
唐莞莞就找到石志恩商量,把这一成给了唐老三。
男人果真要有事业,最近忙碌起来,唐老三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大变化。
看上去神采奕奕,仿若都年轻了好几岁!
正念叨着。
远处就响起了嘈杂声。
石志恩和唐老三身后跟着几个人,赶着两辆驴车回来了。
最前面的是一头挂着脖铃铛的毛驴,一路过来,铃铛声和毛驴哒哒的蹄子声响彻不绝。
老一辈饶农村人,对家里的骡子马啊,毛驴这样能帮自己耕种的牲畜都有着特殊的执念。
之前老周叔家的毛驴,因着唐敬河在水渠边埋钉子,冲进水渠摔死,后期又买了头毛驴。
跑在最前面的就是老周叔家新买的毛驴,这毛驴毛发蹭亮,力气大。
就是有一点不好,野性在。
倔驴倔驴,怕就是这样了,只听老周叔使唤。
今日编制货物多,老周叔也出力,赶上自家的毛驴帮大家伙儿拉货。
“二丫头,有好事!”
离老远,就听唐老三的大嗓门喊上了。
唐莞莞心中一喜。
好事?
最近好事挺多的。
不知道叔带来的是什么好消息。
转眼间,几个人赶着两辆毛驴车到了近前。
“啥好事?”
不止唐老三,就连村支书石志恩脸上都带着激动劲儿,一瞧这好事应该还不,唐莞莞笑眯着眼睛问。
“今儿大集上遇到一个专卖手工编织货物的杂货铺老板,是咱们的编织货做工精致,往后愿意来村里收咱们的货。”
唐莞莞点头:“嗯,的确是好事,这样就不用村民大老远跑去集市了。”
这年代的农村人对逛大集还是挺热衷的,所以一直以来大集上的生意都还不错。
唯独一点不好就是,大集距离石头寨的路不好走,坑坑洼洼不,还要过一道浅滩河,平日倒是无所谓,但一到了夏季,上游水库开闸放水的时候,那条浅滩河就会变成汹涌湍急的大河,还是挺危险的。
能有人主动上门收货,可是能省不少事。
“嗯,叔也觉得是个好事,而且黄老板要的货量还不少,这样咱们村家家户户的收入又能增加了。”
几人在门口聊了几句。
留下唐老三继续陪唐静在门口练车。
唐莞莞喊了村支书进了自家院子谈话。
“叔,过几日我家打算开始建新房了,您帮忙喊几个村里人来帮忙成不?”
土地化冻了,建新房的事情迫在眉睫。
这几日唐莞莞一直记挂着这事。
现在妹唐静还一直和大姐以及糖糖三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以前还行,大家作息都差不多。
如今妹要上学了,避免不了往后会点灯写作业,糖糖又年岁,睡得也早。
时间长了,再挤在一起就不太合适了。
“没问题,大喇叭一喊,保准家家户户都能来。”石志恩点了根烟,笑道。
唐家二房帮了村里不少事,只要吱一声,村民没几户会缺席的。
“不,叔,我不打算喊那么多人,就找个十几二十来人就成,要力气大的。”
“我打算盖二层,咱村没有人有那手艺,我就在外面联系好了施工队,就是他们人手不太够,工期就会长,我这不也是想着早点盖好新房,早搬进去吗。”
“从村里找些打下手干力气活的,这样进度还能快点。”
“叔,你放心,来帮工的村民,不会让大家伙儿白忙乎,给按算工钱,管两顿饭!”
听了这话,石志恩就咧嘴乐:“成!这事儿包在叔身上,找几个机灵鬼头,不偷奸耍滑的,保准让你们两个月把新房盖起来。”
“二层啊!”
“要真盖成,那可是咱们村里蝎子粑粑独一份!”
“还是二层好哇,等往后咱们村富裕喽,家家户户都盖二层,多长脸!保准让十里八乡瞧着眼红羡慕!”
石志恩心里乐呵。
唐家盖二层,好似比他自己盖新房还高兴。
村和村之间也有竞争,谁都不想听到外面评价自己的村是最穷那一个。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鼓励先富带动后富。
各村的村干部也都彪着一股劲。
励志要把自己村的生活水平搞起来。
以往村代表去镇上县里开会,石志恩都脸上臊得慌。
谁让石头寨穷呢。
让他挺不直腰杆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编织这门手艺,村里又有不少青壮年报名了采石场的工作。
大棚种植也要起来了。
虽现在才开始,没见到啥收获,但前景有了啊!
他终于可以把腰杆子挺直了!
唐莞莞擦了擦额头的汗,苦口婆心地劝着妹。
她都不知道,原来教人骑车也能这么累!
妹学了一上午,她就从后面扶了一上午的后车座!
唐静正在兴头上,才不愿意停下:
“二姐,再练一会儿,一会儿就行,我已经掌握零要领!”
学校离家不算近,唐静着急想在开学前练会自行车,这样往后上学就能骑着车去上学了。
“------”
唐莞莞嘴角抽了又抽。
连半圈都登不上,还敢大言不惭地掌握了要领?!
哎!
81年,这个时候,还没有弯梁两号的公主型自行车。
要是有那款,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唐莞莞叹了口气。
“得------”
“我可陪不动你了!叔也该回来了,一会儿让叔陪你练吧!”
唐老三腿不好,但练车主打一个慢,陪唐静练车还是没问题的。
今是每隔十五的一个大集。
石志恩和唐老三带着村大队人去集上卖编织货了,算算时间点也该回来了。
这两次,编织货卖得不错。
菜田农户分的地少,地里活计不是很忙,这回全村家家户户种完地后,闲暇时间整点编织玩意,挣点钱还能补贴家用!
两项收入,总比只靠着那点地过活,日子要滋润得多。
现在唐莞莞在村内是大贵人。
能带着全村过好日子的大贵人!
尤其是最近陆航正在筹备蔬菜收购站,还请了技术人员回来,教大家种大棚。
全村就觉得,这一村的经济命脉都握在了这两口子手郑
那见了面,都得亲切地打上个招呼。
再也没有人敢唐老爹这一户没儿子,是绝户了!
当初好的,由唐莞莞教村民手艺,货物统一村大队去售卖。
卖的钱,唐莞莞抽一成!
哪怕就只是一成的分成,两次下来,也挣了三百!
不过,这些钱唐莞莞没要。
她忙。
教村民手艺的事,都是她先教会唐老三,再由唐老三教村民。
唐莞莞就找到石志恩商量,把这一成给了唐老三。
男人果真要有事业,最近忙碌起来,唐老三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大变化。
看上去神采奕奕,仿若都年轻了好几岁!
正念叨着。
远处就响起了嘈杂声。
石志恩和唐老三身后跟着几个人,赶着两辆驴车回来了。
最前面的是一头挂着脖铃铛的毛驴,一路过来,铃铛声和毛驴哒哒的蹄子声响彻不绝。
老一辈饶农村人,对家里的骡子马啊,毛驴这样能帮自己耕种的牲畜都有着特殊的执念。
之前老周叔家的毛驴,因着唐敬河在水渠边埋钉子,冲进水渠摔死,后期又买了头毛驴。
跑在最前面的就是老周叔家新买的毛驴,这毛驴毛发蹭亮,力气大。
就是有一点不好,野性在。
倔驴倔驴,怕就是这样了,只听老周叔使唤。
今日编制货物多,老周叔也出力,赶上自家的毛驴帮大家伙儿拉货。
“二丫头,有好事!”
离老远,就听唐老三的大嗓门喊上了。
唐莞莞心中一喜。
好事?
最近好事挺多的。
不知道叔带来的是什么好消息。
转眼间,几个人赶着两辆毛驴车到了近前。
“啥好事?”
不止唐老三,就连村支书石志恩脸上都带着激动劲儿,一瞧这好事应该还不,唐莞莞笑眯着眼睛问。
“今儿大集上遇到一个专卖手工编织货物的杂货铺老板,是咱们的编织货做工精致,往后愿意来村里收咱们的货。”
唐莞莞点头:“嗯,的确是好事,这样就不用村民大老远跑去集市了。”
这年代的农村人对逛大集还是挺热衷的,所以一直以来大集上的生意都还不错。
唯独一点不好就是,大集距离石头寨的路不好走,坑坑洼洼不,还要过一道浅滩河,平日倒是无所谓,但一到了夏季,上游水库开闸放水的时候,那条浅滩河就会变成汹涌湍急的大河,还是挺危险的。
能有人主动上门收货,可是能省不少事。
“嗯,叔也觉得是个好事,而且黄老板要的货量还不少,这样咱们村家家户户的收入又能增加了。”
几人在门口聊了几句。
留下唐老三继续陪唐静在门口练车。
唐莞莞喊了村支书进了自家院子谈话。
“叔,过几日我家打算开始建新房了,您帮忙喊几个村里人来帮忙成不?”
土地化冻了,建新房的事情迫在眉睫。
这几日唐莞莞一直记挂着这事。
现在妹唐静还一直和大姐以及糖糖三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以前还行,大家作息都差不多。
如今妹要上学了,避免不了往后会点灯写作业,糖糖又年岁,睡得也早。
时间长了,再挤在一起就不太合适了。
“没问题,大喇叭一喊,保准家家户户都能来。”石志恩点了根烟,笑道。
唐家二房帮了村里不少事,只要吱一声,村民没几户会缺席的。
“不,叔,我不打算喊那么多人,就找个十几二十来人就成,要力气大的。”
“我打算盖二层,咱村没有人有那手艺,我就在外面联系好了施工队,就是他们人手不太够,工期就会长,我这不也是想着早点盖好新房,早搬进去吗。”
“从村里找些打下手干力气活的,这样进度还能快点。”
“叔,你放心,来帮工的村民,不会让大家伙儿白忙乎,给按算工钱,管两顿饭!”
听了这话,石志恩就咧嘴乐:“成!这事儿包在叔身上,找几个机灵鬼头,不偷奸耍滑的,保准让你们两个月把新房盖起来。”
“二层啊!”
“要真盖成,那可是咱们村里蝎子粑粑独一份!”
“还是二层好哇,等往后咱们村富裕喽,家家户户都盖二层,多长脸!保准让十里八乡瞧着眼红羡慕!”
石志恩心里乐呵。
唐家盖二层,好似比他自己盖新房还高兴。
村和村之间也有竞争,谁都不想听到外面评价自己的村是最穷那一个。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鼓励先富带动后富。
各村的村干部也都彪着一股劲。
励志要把自己村的生活水平搞起来。
以往村代表去镇上县里开会,石志恩都脸上臊得慌。
谁让石头寨穷呢。
让他挺不直腰杆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编织这门手艺,村里又有不少青壮年报名了采石场的工作。
大棚种植也要起来了。
虽现在才开始,没见到啥收获,但前景有了啊!
他终于可以把腰杆子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