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ny19.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459章 声援东北 连战连捷
  在曲绍扬宣布东边道独立之前,驻京沙俄使臣向清廷提交一份四项约款的照会。
  照会内容主要是沙俄交还东三省,清政府负责保护铁路和沙俄从业人员,如再无变乱,俄将在三年内撤完。
  现有清廷驻军之数目、驻所,需要与沙俄官员会商,不得增添军队和运兵于东三省,巡捕兵不得用炮。
  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屯铁路。
  李鸿章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发电给朝廷,请求示下。
  没过几天,驻京俄使代表,鲍斯尼夫向李鸿章提出一份企图以道胜银行垄断东三省金融,和一切租借权的草案。
  这等条件,李鸿章自然不能答应,但是沙俄使臣步步紧逼,朝廷压力也相当大。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各国得到赔款,陆续从京津撤军。
  然而西太后与光绪皇帝,还在西安没回京城呢。
  这个时候,朝廷也是左右为难,既想顺利回京,又不想答应沙俄过多的条件。
  生怕引起列强们纷纷效仿,进而失去更多利益。
  所以当东边道巡检使率部起义的消息传来时,朝廷也十分吃惊,并且担心会因此而引发更大的事端。
  西太后本想下旨调兵平定东边道叛乱,然而此时哪里还有兵力可调?
  东南各督抚互保,山东巡抚袁大头与闽浙总督自办互保,全都拒绝出兵参与。
  京津一带的兵力,早在八国联军攻进来的时候就打的差不多了。
  就连那位曾经取得摩天岭大捷,威震倭寇,还事事听从朝廷命令的聂士成,也因为朝廷党争的原因,孤立无援死在了八里台。
  这个时候,有人就出主意,说不如等等,坐山观虎斗,让东边道起义军跟沙俄打去。
  东边道义军打败了,那就不用朝廷出兵围剿,省心省力。
  若是沙俄被打败,正好谈判桌上也能省些力气,免得沙俄一直占据东北不肯退兵。
  西太后不想采纳这个建议,东北是满清的发祥地,事关祖宗基业,不可等闲视之。
  然而不采纳又能如何呢?眼下朝廷确实无兵可调,无将可用。
  最终,西太后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现实。
  不管增祺那头怎么禀奏请求支援,这头只推脱两宫回銮要紧,东边道义军交由增祺处置。
  不光朝廷关注辽东战事,随着东边道义军连战连捷,攻克多座城池。
  英、日、美等国,也开始关注东北和东边道义军的情况。
  因尼古拉二世不承认占领东北的这部分俄军属于八国联军,拒绝撤军,妄图独占东北。
  英、日两国都感到了他们的利益遭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在辛丑年冬月,英日两国结成同盟,以限制沙俄在东北的扩张。
  同时,美国务卿约翰,向清、俄两国提出抗议,反对沙俄独占东北经济权益。
  倭国一直视沙俄为他们夺取东北的最大威胁和敌人。
  因此,对于沙俄屡次吃败仗,被东边道义军打的节节败退之境况,倭国是喜闻乐见的。
  甚至,倭国大本营还有人建议,可以适当接触东边道义军,给予一定的援助。
  让沙俄多吃点儿苦头,最好是能够知难而退。
  虽然这个建议被否定了,但是可以从中看出,东边道义军,已经进入了列强的视线。
  东边道义军接连胜利,沙俄节节败退,消息传回彼得堡,尼古拉二世气的火冒三丈。
  一边骂阿列克谢耶夫等人是蠢猪、笨蛋,一边叫嚣着要往远东增兵,彻底剿灭这股义军。
  然而,严冬时节,远东一带天寒地冻,增兵哪有那么容易?
  至于大清境内,由于义和团的破坏,筑路工人起义,铁路已经被拆的七零八落。
  没有铁路,拿什么运输士兵?总不能骑马去吧?
  增兵不现实,调动大清境内的军力,也不太容易。
  主要是沙俄占领了东北太多城池,尤其是铁路沿线,全都安排重兵把守。
  此时东北各地都有义军反抗,大规模调动兵力前去围剿,其他义军就会趁虚而入。
  旅大倒是有不少驻军,可那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调动军队,被清廷或者倭国趁机夺占,损失可就大了。
  尼古拉二世无奈,只得命令阿列克谢耶夫,调动一切能用的兵力,围剿起义军。
  同时,给清廷施压,命清廷派兵合力围剿。
  辛丑年末,西太后与光绪从西安返回京城。
  面对沙俄驻京使臣的步步紧逼,西太后借口长途跋涉身体不堪重负,暂缓朝中诸事的处理。
  张锡銮与宽甸、怀仁、安东等地知县及家眷和财产,在东边道起义之后,就被护送到了奉天城。
  增祺见到这些人,又气又无奈,少不得责备一番。
  然而法不责众,再者说这些人也是无辜的。
  定边军掌握在曲绍扬手里,事先谁也没听着风声,突然之间就把他们都给控制了,他们能怎么办?
  众人只得留在了奉天城,然后上奏朝廷请罪,再找各种关系疏通,保全自己。
  张锡銮在朝廷颇有些根基,甲午之后,曾与王修植、孙宝琦、潘克俊、袁世凯四人结拜为把兄弟,关系不错。
  于是想办法联系老哥们儿,让他们帮忙从中说和。
  把兄弟五人之中,孙宝琦在八国联军进京时,随同西太后和光绪帝一同去了西安。
  所以在得知两宫回銮后,张锡銮立刻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珍奇古玩前往京城,想办法疏通关系,免于罪责。
  在张锡銮一番操作之下,非但没有获罪,反而被任命为盛京户部侍郎,负责奉天财政以及相关赔款事宜。
  就这样,张锡銮又从京城返回奉天,协助增祺处理各项事务。
  转眼间,就是光绪二十八年的春天,严冬过去,春回大地。
  经过一冬天的休整,定边军已经恢复到最佳状态。
  其实这一冬天大家也没闲着,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跟沙俄军也交手过很多次。
  沙俄军擅长于打阵地战,修筑工事,建堡垒之类的。
  沙俄军的堡垒修筑的很完善,除了战斗区,还有生活区,包括宿舍、厨房、战地医院、粮食仓库等。
  基本上那些堡垒里面都会存不少粮食,在里面坚守几个月也没问题。
  不过这人嘛,除了吃饱睡觉,还有点儿别的需求。
  尤其是这些沙俄大兵们,习惯了之前吃喝放荡的日子,哪里肯一直窝在堡垒中?
  堡垒里可没有那么多伏特加供应,更没有女人。
  所以这些人,时不时的就会到周围村屯,或者是进城去肆虐百姓。
  定边军的探子扮做形形色色的人,混在诸多城镇当中,摸准了那些沙俄大兵的生活方式。
  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情报,定边军适时出击,截杀那些沙俄大兵。
  反正就一个原则,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有便宜就占,没便宜赶紧溜。
  这般操作,几次下来,那些沙俄兵就不敢擅自离开堡垒了。
  也因此,挽救了不少村屯或者城镇的百姓。
  开春以后,曲绍扬并没有盲目的攻打城镇,扩张地盘,而是抓紧时间带人帮着百姓春耕种地。
  沙俄很强大,实力雄厚,而且还有清军从旁协助,不是一朝一夕可攻破的。
  东边道是起义军的根据地,义军大多都是东边道的子弟,所以必须好好经营。
  百姓安居乐业了,起义军才能稳步发展。
  幸而沙俄军也没有在这个时候来犯,定边军带帮着百姓种完地之后,又开始修工事,筑堡垒,帮着各村屯修围子,先稳固后方,再图其他。
  当然,沙俄并不是放弃了剿灭东边道义军。
  而是开春之后,从哈尔滨的傅家甸开始,沿着铁路向南,突然就爆发了霍乱疫情。
  全线感染数万人,其中死亡人数已接近两万。
  而且,染病的绝大多数都是沙俄军队,病情非常严重。
  这种情况下,沙俄军队自顾不暇,哪里还腾得出工夫来围剿义军?
  另一个原因,是沙俄官方,正忙着跟清廷谈判呢。
  本来,清廷与沙俄方已经达成了关于收回东三省的共识,就差签约了。
  结果因为东边道起义的事情,俄方又有了借口,抵赖不肯签约退兵。
  同时,俄方还狮子大张口,在原本商议好的条款之外,又新增了七条无理要求,作为从东北撤军的附带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清廷不得在东三省开辟新的通商口岸,也不允许外国在东三省设立领事馆。
  在华公职人员中,不得雇佣其他外国人,东三省领土不得让与、租借或其他方式转让他国,等等。
  沙俄提出这七条无理要求的消息传出后,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更强烈的反对。
  国内爱国人士纷纷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并且致电清廷有关部门,决不允许清廷承认这些条件。
  海外的留学生,也纷纷发声,一致反对沙俄的无理要求。
  然后,有不少人,开始表示支持东边道义军,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在维护国土完整,是对国家有利的举动。
  各国向沙俄提出抗议,指责沙俄在东北的新行动。
  同时,倭国照会清廷外务部,要求清廷拒绝承认沙俄的七条撤军条件。
  沙俄外交部,不得不向美发表声明,否认有独占东北之意。
  身在东边道的曲绍扬,也通过一些渠道,得知了这些消息。
  于是立刻发檄文,揭露沙俄企图独占东北的丑恶嘴脸。
  同时还揭露了增祺与沙俄签订了一系列的出卖矿产、铁路、林业的条款,痛骂增祺是卖国贼。
  随后,曲绍扬与陈允瀚等人,召集起五万人的队伍。
  兵分两路,一路由岫岩出发,取析木城,进攻海城。另一路从凤凰城出发,过连山关、摩天岭,奔辽阳。
  海城、辽阳为奉天门户,这两处城池至关重要。
  沙俄军得知消息,立刻调集兵力,于两处城池外防守,增祺也赶紧调兵防御。
  可谁也没想到,这两处其实是佯攻,真正的主力,由曲绍扬率领,悄悄从安东出发。
  在那两处战斗打响之后,迅速夺盖平、取熊岳,随即攻打营口、牛庄。
  这一冬天,定边军四处安插探子、内应,到这时候终于起作用了。
  各地百姓早就对沙俄种种暴行不满,明面或者暗地里支持定边军,有的给带路,有的给通风报信。
  更有能人,直接把沙俄军的防御工事、火力布置等全都摸透了,直接画成地图交给定边军。
  再加上霍乱已经传到了辽南,大批沙俄军感染,战斗力大大降低,因此,这一路非常顺利。
  定边军如出鞘利刃一般,直接斩断了旅大和海城、奉天的通道。
  沙俄军队还没反应过来呢,定边军又接连攻下了营口、牛庄,进而攻打鞍山站,同另一路将海城团团围住。
  海城是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镇,北通辽阳、奉天,西可达营口,南接熊岳、盖平,可控旅大。
  海城素有奉天门户之称,是一个交通要地。
  要不然,甲午战争那会儿,清廷也不至于五次攻打海城了,此地实在是太过重要。
  海城被围,辽阳也有失守的危险,这个时候,奉天的增祺,还有沙俄关东高官官阿列克谢耶夫,彻底慌神儿了。
  增祺急忙给朝廷发电,陈述奉天形势严峻,东边道义军来势汹汹,一旦攻下海城,奉天将要不保。
  增祺恳请朝廷,尽快派援兵,否则祖宗基业,将要毁于一旦。
  至于那位阿列克谢耶夫,他沙俄军中的宫廷派,据说是尼古拉二世皇爷爷的私生子,也就是尼古拉二世的叔叔。
  这位沙俄关东省最高长官,实际上不会骑马、也不会打仗,更指挥不了军舰。
  由于身材很肥,又是皇族,所以在沙俄军中,私底下享有二百八十磅圣肉的称号。
  阿列克谢耶夫坐镇旅顺,实际上就是替尼古拉二世维护一下在远东的地位,和管理发财事业的。
  他对作战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能力。
  这个人唯一热衷的是喝伏特加,看歌舞剧。
  这么一个人,让他来指挥战斗,那不是扯淡么?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