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统一之战 上
第245章 统一之战 上
1984年8月26号傍晚,王建昆从波兰北部的基地出发,驾驶“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向西南方向飞行。
穿过德法两国上空后,来到广阔的大西洋上空。
然后他让飞行器进入自动导航的模式,往南半球的阿根廷基地飞去。
这次过去是为了给扩建了的基地建造几台核反应堆和相应的储能设备。
此时的阿根廷基地在圣赫塞·科恩这个基地长官的努力下,面积和人员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西部的阿卡塔马高原已经用地质勘探飞机勘探了三分之一,有效控制的面积达到了整个高原的十分之一。
高原上不仅发现了煤矿和铁矿,还发现了铀矿,金矿等价值含量特别高的矿藏。
当然因为交通不是很便利,这些矿产要开发出来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人力。
这对于基地目前的能力来说还支持不了高原矿产的大规模开发。
不过王建昆决定制造一些小型机械,将铀矿进行小规模的开采。
目前王建昆建立的基地内的能源供应还是全部依赖的铀裂变核反应堆,所以对铀这种原材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了。
可是目前全解阵还没有独自掌控的铀矿,非洲那边的铀矿石还是靠着黑市以及周边的部族武装偷采的,并不是特别的保险。
因此当得知阿根廷基地探测到基地附近的高原上有铀矿后,王建昆之前一直担心的铀料来源问题就解决大半了。
虽然他是可以用超能力从海水里提取的,可是那样做极其的耗费时间。
并且未来一段时间,缅北那边的电力需求将是指数级上升的,建设火电站和水电站根本来不及,那么爆发出来的需求就要靠铀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了。
此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设完成了大半,因此王建昆可以放心的让“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自动驾驶。
3万多米的高空此时是普通的人类飞行器的禁区,隐身状态的飞行器也不用担心地面雷达的探测,所以他在飞行器上假寐了1个多小时左右。
此时天上的太阳在他的右侧地平线附近,当飞行器来到大西洋上,速度提升到了7马赫时,原本正要降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居然从西边升起了。
想到这他突然想起之前小时时候有人说的“如果**事情要成功,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这句话。
如果今后高超音速飞行器能服务普通人的话,那么上面那句话今后应该就没有人说了,因为太阳真的可能从西边升起的。
因此当他到达阿根廷基地上空时,天空还很亮,这是因为他往西飞行的速度比太阳下降的速度还快了。
不过他也不用等到天黑才下降,此时阿根廷基地以及附近几公里范围内都是新人类成员或者是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的全解阵成员,即使在低空时有声音传出,也不会被外界知道。
当“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降低到2千米左右的高度时,王建昆从飞行器上看到左侧的查科大平原上有成片的羊群和牛群在移动。
羊群是白色的像云朵一般,牛群则是棕色,灰色等好几种颜色。
另外靠近小河边的平原上,金黄的小麦反射着夕阳的金光,代表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而右侧的高原在夕阳下反射着各种色彩,那是裸露的各种岩石中的金属元素反射的太阳光。
这处基地处在高原和平原交界的地方,还有河流从高原上蜿蜒而出,能一直联通到大西洋上的优良港口。
王建昆不由得对自己之前的选址眼光竖起大拇指。
降落非常的顺利,他从扶梯上下到地面后,这里的地勤人员就利索的开始将“雷鸟号”拖运到山洞机库内,然后进行一些常规的保养工作。
“大卫长官,欢迎欢迎,我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请跟我来。”
圣赫塞走到王建昆跟前,邀请他先去用餐。
此时也刚好是基地傍晚时分,是晚餐开始的时间。
这个基地的食物是最充沛的,因此基地内部的人员足足有4百多人,另外在外围还有很多定居点,用来给周边牧场或者农场的人住宿吃饭的。
“长官,这牛眼肉是最鲜嫩的,下午刚宰杀的一头小牛身上取的,请尝一尝。”圣赫塞亲自操刀将一整条牛眼肉切成厚厚的片状,然后推到王建昆跟前。
“嗯,非常不错,鲜嫩多汁,非常棒,圣赫塞,一起吃,不用拘谨。”
“谢谢长官。”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王建昆和圣赫塞这个基地负责人边吃边聊,等吃完这丰盛的晚餐后,王建昆对基地遇到的困难就几乎全部了解了。
首先是政治上的,目前基地的地盘已经扩建得非常大了,间接控制的农牧场也占据了六分之一的查科大平原。
如果要继续扩大,在政府那就很容易暴露了,并且会引来南部贪婪的政客。
对此王建昆让圣赫塞想办法混进阿根廷北部地区的议会,
同时他会派一组医疗人员前来,组建一个脑机芯片植入手术室,到时候将部分议员发展成全解阵的人,然后将他们都进行脑机芯片植入,彻底掌控北部地区的议会以及政府机构。
这个方法在阿根廷北部地区使用是可行的,因为北部人口稀少,定居点和城镇之间离得很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因此只要把城镇的部分政府官员变成自己人,那么后面再做一些事情就方便多了。
其次是工业发展上的。
基地之前在王建昆的协助下组建了一个小型的螺旋桨飞机生产厂,生产出来的螺旋桨飞机不仅基地内自己用来进行巡逻,施肥打药和播种,还卖给外部的一些农场和临近的几个国家。
现在螺旋桨飞机在北部已经渐渐饱和了,大部分农场都买了几架,邻国也卖出去很多,现在的螺旋桨飞机已经有点滞销了。
对此王建昆给出的方案是转产摩托车。
基地内的工厂能够生产螺旋桨飞机,那么生产摩托车根本没有难度。
他交代圣赫塞从总部中央电脑里提取一些摩托车的生产技术资料,然后申请从星耀集团调一些工程师前来帮忙改造生产线。
当然为了配合政治上的进攻,一些配件生产工厂都将建设在北部的众多小城市和较大的定居点。
虽然这样做会导致生产成本比集中生产高很多,但是这样可以王阿根廷北部地区的工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只有当北部地区的大部分人有工作,能得到较高的报酬,制造出来的摩托车才能销售出去。
另外邻国也是极好的销售市场,他们国家的道路情况也是比较糟糕的,不适合汽车行驶,倒是骑摩托车出行没什么问题。
给圣赫塞出完主意后,王建昆在第二天一早,跟随圣赫塞一起乘坐双座螺旋桨飞机飞往发现铀矿的高原上。
“长官,那里就是我们发现的铀矿区,我们在那边的平地降落,然后步行前往吧。”
“好,你安排。”
螺旋桨飞机在圣赫塞的操控下,稳稳的降落在一处经过简单修整的山间平地。
然后两人步行前往几公里外的铀矿发现点。
王建昆观察在飞机上就用超能力开始探测下方的土地里的元素了,他基本判定这里是一个较大的铀矿藏。
到达目的地后,王建昆仔细的探测了山体附近以及地下,估测出中心矿点附近能开采出来的铀矿石大概在6千万吨左右,而铀元素的含量在8%~12%左右,是一个品位非常高的铀矿藏。
确定了品位和铀矿的地形后,他让智子赶紧进行小型开采机械的设计。
“回去吧,等到了基地,我给你讲下后续如何开采和运输这里的铀矿石”王建昆说道。
两人原路返回,当天下午,王建昆根据智子的设计图,制造出了小型自动化的开采车。
车子前端是一个大磨盘一样的钻头,结构跟盾构机有点类似。
它工作时,钻碎的铀矿石会被自动收集到后面的料斗里,满了会被可分离的履带车运到后方。
后方将矿石收集之后,,履带车又装着空的料斗返回。
王建昆在基地附近的山体上测试了一番,发现效果非常好。
当然因为体型的原因,单台采矿车每天大概只能开采出20吨铀矿石。
不过好在他是用超能力制造的,只要耗费一些元素和精力,因此为了今后铀料来源的稳定,他批量制造了20台这种采矿车,还制造了很多易损件的备件。
“圣赫塞,这些采矿车你让飞艇将它们吊运到铀矿那,然后让人在后方远程遥控开采铀矿石,开采出来的铀矿石收集够飞艇运输一次的量后,就让飞艇运输走。
同时你要加强铀矿石开采区的安保和保密工作,任何人不得透露相关的信息。”
“明白,长官。”
安排完了阿根廷这边的后续发展和铀矿石开采的事情后,王建昆在8月28号下午,横跨太平洋,回到了缅北基地。
此时基地内所有人都在忙碌。
高精密零部件生产区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各种零件。
医疗中心30多个手术室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着脑机芯片植入手术。
大量的全解阵基层人员被安排前来进行脑机芯片植入。
为了能确保战后的缅甸是全解阵完全掌控的缅甸,不让那些投机分子钻空子,将好不容易推翻的旧缅甸彻底改造,就必须准备好大量的基层人员去执行全解阵的政策。
这些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的全解阵基层人员就是非常可靠的政策推行者。
王建昆和全解阵高层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通过中央电脑和通信卫星指挥到任何一个基层人员。
这些植入了脑机芯片的人也不会叛变,即使他们中有间谍和怀有二心的,也会在脑机芯片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下暴露。
这即是为了给战后准备基层公务员,也是对全解阵一次深入灵魂的间谍排查和洗脑。
……
“建昆,快来,你在外面干得不错,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非洲大陆和波兰那了,时机对我们非常有利,因此我们决定后天也就是9月1号正式开始统一之战。”
在密支那的前线指挥中心,小舅告诉王建昆准确的战役开始时间。
“很好,还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的吗?”王建昆问道。
“你在外也辛苦这么久了,该准备的东西你都制造出来了,到这个时候,你就在这个指挥中心好好的看我们的部队如何战斗吧。”小舅岑用乐呵着说道。
“好啊,那能给我讲讲大致的兵力部署情况吗?”
“好啊,你不说我也打算给你讲讲,来,我把作战部队以及他们大致的进攻路线用电脑给你展示一下,正式开战时,我们的彭首领和参谋们也用这套可视化系统来指挥。”小舅一边说,一边打开指挥中心内的一台电脑。
“来,这里是总的兵力情况,陆军总共有4个重装合成旅,2个摩步师,3个轻装师进行地面进攻。
每个重装合成旅的兵力是3600多人,拥有24辆重型坦克,36辆轻型坦克,24架武装直升机,24架运输直升机,还配备了100多辆各种军车,有车载k-3型防空导弹,单兵防空导弹和火箭弹。
每个摩步师1.2万人,主要交通工具是三轮摩托车和两轮摩托车,携带单兵长短枪以及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箭弹,手榴弹等单兵武器。
每个轻装师1.6万人,交通主要是步行,携带长短枪,手榴弹,轻机枪,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跟在后面接收地盘维持治安,进行军事管制,对付一些小队残兵。
空军目前是准备出动12架的仿f14战斗机,16架的f15和24架的f16。
不过如果我们的战略导弹部队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将缅甸的空军击毁在地面上的话,空军就可能只出动一些f16战斗机进行空中巡航。
战略导弹部队和海军我就不说了,你都知道具体的数量。
目前第一波次是打算发射36枚d-300地地导弹,将缅甸政府的国防部大楼,2个军用机场,3座固定的中程雷达站和其他几个关键目标消灭。”
王建昆听完后大致估算了下,主力进攻部队将达到10万人,光人数就比缅甸政府军的多了,更别提他们的武器比政府军的先进不止一代。
接着小舅又给王建昆大致讲了下进攻路线,跟之前的战前沟通会上定的方案差不多。
王建昆听完讲解后,还跟小舅一起去了外面的军营,去看了看整装待发的军队。
9月1号上午9点半,前方的情报人员传来缅甸政府军的高层都到了相应的位置。
“统一1984计划正式开始,战略导弹部队发射。”彭总指挥在密支那的指挥中心大声的宣布命令。
为了达到导弹同时落地的效果,避免有人收到消息转移位置,所以导弹阵地并不都是集中在密支那,而是从多个阵地,按照不同的时间发射的。
王建昆此时也坐在一台电脑前,用他的权限调动起战场上的多个监控点查看。
9宫格上,各导弹阵地上白烟弥漫,一发发d-300导弹从烟雾中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然后消失在画面里。
王建昆及时切换画面,查看起目标位置的图像。
这些图像是高空的侦查无人机用光电摄像头拍摄的,信号经过头顶的通信卫星转发到指挥中心的中央电脑里,然后进行了一些处理然后呈现在显示器上。
大概过了40多秒,其中一个镜头里,缅甸政府的国防部大楼被6枚d-300导弹命中。
12层高的大楼像纸糊的一样倒塌了,现场烟尘滚滚,大楼消失在了烟尘中。
几秒钟之后,2个军用机场,3个中程雷达站和几个关键目标被多枚d-300导弹击中。
眼前的屏幕被满烟雾笼罩了,所有目标都被击中。
在大威力的d-300导弹打击下,爆炸中心300米附近几乎不会有幸存者。
开局顺利,不出意外,接下来的战斗就很轻松了。
彭首领在指挥中心不断的发布着一项项命令,参谋们将前线收集来的情报汇总分析然后输入到中央电脑里。
彭首领一开始还是习惯了用眼睛看,用声音发布命令的。
当战事进入到复杂的阶段,需要他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后,他也不得不戴上脑波控制头盔,开始用高科技装备进行无声的指挥了。
(本章完)
1984年8月26号傍晚,王建昆从波兰北部的基地出发,驾驶“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向西南方向飞行。
穿过德法两国上空后,来到广阔的大西洋上空。
然后他让飞行器进入自动导航的模式,往南半球的阿根廷基地飞去。
这次过去是为了给扩建了的基地建造几台核反应堆和相应的储能设备。
此时的阿根廷基地在圣赫塞·科恩这个基地长官的努力下,面积和人员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西部的阿卡塔马高原已经用地质勘探飞机勘探了三分之一,有效控制的面积达到了整个高原的十分之一。
高原上不仅发现了煤矿和铁矿,还发现了铀矿,金矿等价值含量特别高的矿藏。
当然因为交通不是很便利,这些矿产要开发出来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人力。
这对于基地目前的能力来说还支持不了高原矿产的大规模开发。
不过王建昆决定制造一些小型机械,将铀矿进行小规模的开采。
目前王建昆建立的基地内的能源供应还是全部依赖的铀裂变核反应堆,所以对铀这种原材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了。
可是目前全解阵还没有独自掌控的铀矿,非洲那边的铀矿石还是靠着黑市以及周边的部族武装偷采的,并不是特别的保险。
因此当得知阿根廷基地探测到基地附近的高原上有铀矿后,王建昆之前一直担心的铀料来源问题就解决大半了。
虽然他是可以用超能力从海水里提取的,可是那样做极其的耗费时间。
并且未来一段时间,缅北那边的电力需求将是指数级上升的,建设火电站和水电站根本来不及,那么爆发出来的需求就要靠铀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了。
此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设完成了大半,因此王建昆可以放心的让“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自动驾驶。
3万多米的高空此时是普通的人类飞行器的禁区,隐身状态的飞行器也不用担心地面雷达的探测,所以他在飞行器上假寐了1个多小时左右。
此时天上的太阳在他的右侧地平线附近,当飞行器来到大西洋上,速度提升到了7马赫时,原本正要降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居然从西边升起了。
想到这他突然想起之前小时时候有人说的“如果**事情要成功,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这句话。
如果今后高超音速飞行器能服务普通人的话,那么上面那句话今后应该就没有人说了,因为太阳真的可能从西边升起的。
因此当他到达阿根廷基地上空时,天空还很亮,这是因为他往西飞行的速度比太阳下降的速度还快了。
不过他也不用等到天黑才下降,此时阿根廷基地以及附近几公里范围内都是新人类成员或者是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的全解阵成员,即使在低空时有声音传出,也不会被外界知道。
当“雷鸟号”高超音速飞行器降低到2千米左右的高度时,王建昆从飞行器上看到左侧的查科大平原上有成片的羊群和牛群在移动。
羊群是白色的像云朵一般,牛群则是棕色,灰色等好几种颜色。
另外靠近小河边的平原上,金黄的小麦反射着夕阳的金光,代表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而右侧的高原在夕阳下反射着各种色彩,那是裸露的各种岩石中的金属元素反射的太阳光。
这处基地处在高原和平原交界的地方,还有河流从高原上蜿蜒而出,能一直联通到大西洋上的优良港口。
王建昆不由得对自己之前的选址眼光竖起大拇指。
降落非常的顺利,他从扶梯上下到地面后,这里的地勤人员就利索的开始将“雷鸟号”拖运到山洞机库内,然后进行一些常规的保养工作。
“大卫长官,欢迎欢迎,我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请跟我来。”
圣赫塞走到王建昆跟前,邀请他先去用餐。
此时也刚好是基地傍晚时分,是晚餐开始的时间。
这个基地的食物是最充沛的,因此基地内部的人员足足有4百多人,另外在外围还有很多定居点,用来给周边牧场或者农场的人住宿吃饭的。
“长官,这牛眼肉是最鲜嫩的,下午刚宰杀的一头小牛身上取的,请尝一尝。”圣赫塞亲自操刀将一整条牛眼肉切成厚厚的片状,然后推到王建昆跟前。
“嗯,非常不错,鲜嫩多汁,非常棒,圣赫塞,一起吃,不用拘谨。”
“谢谢长官。”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王建昆和圣赫塞这个基地负责人边吃边聊,等吃完这丰盛的晚餐后,王建昆对基地遇到的困难就几乎全部了解了。
首先是政治上的,目前基地的地盘已经扩建得非常大了,间接控制的农牧场也占据了六分之一的查科大平原。
如果要继续扩大,在政府那就很容易暴露了,并且会引来南部贪婪的政客。
对此王建昆让圣赫塞想办法混进阿根廷北部地区的议会,
同时他会派一组医疗人员前来,组建一个脑机芯片植入手术室,到时候将部分议员发展成全解阵的人,然后将他们都进行脑机芯片植入,彻底掌控北部地区的议会以及政府机构。
这个方法在阿根廷北部地区使用是可行的,因为北部人口稀少,定居点和城镇之间离得很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因此只要把城镇的部分政府官员变成自己人,那么后面再做一些事情就方便多了。
其次是工业发展上的。
基地之前在王建昆的协助下组建了一个小型的螺旋桨飞机生产厂,生产出来的螺旋桨飞机不仅基地内自己用来进行巡逻,施肥打药和播种,还卖给外部的一些农场和临近的几个国家。
现在螺旋桨飞机在北部已经渐渐饱和了,大部分农场都买了几架,邻国也卖出去很多,现在的螺旋桨飞机已经有点滞销了。
对此王建昆给出的方案是转产摩托车。
基地内的工厂能够生产螺旋桨飞机,那么生产摩托车根本没有难度。
他交代圣赫塞从总部中央电脑里提取一些摩托车的生产技术资料,然后申请从星耀集团调一些工程师前来帮忙改造生产线。
当然为了配合政治上的进攻,一些配件生产工厂都将建设在北部的众多小城市和较大的定居点。
虽然这样做会导致生产成本比集中生产高很多,但是这样可以王阿根廷北部地区的工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只有当北部地区的大部分人有工作,能得到较高的报酬,制造出来的摩托车才能销售出去。
另外邻国也是极好的销售市场,他们国家的道路情况也是比较糟糕的,不适合汽车行驶,倒是骑摩托车出行没什么问题。
给圣赫塞出完主意后,王建昆在第二天一早,跟随圣赫塞一起乘坐双座螺旋桨飞机飞往发现铀矿的高原上。
“长官,那里就是我们发现的铀矿区,我们在那边的平地降落,然后步行前往吧。”
“好,你安排。”
螺旋桨飞机在圣赫塞的操控下,稳稳的降落在一处经过简单修整的山间平地。
然后两人步行前往几公里外的铀矿发现点。
王建昆观察在飞机上就用超能力开始探测下方的土地里的元素了,他基本判定这里是一个较大的铀矿藏。
到达目的地后,王建昆仔细的探测了山体附近以及地下,估测出中心矿点附近能开采出来的铀矿石大概在6千万吨左右,而铀元素的含量在8%~12%左右,是一个品位非常高的铀矿藏。
确定了品位和铀矿的地形后,他让智子赶紧进行小型开采机械的设计。
“回去吧,等到了基地,我给你讲下后续如何开采和运输这里的铀矿石”王建昆说道。
两人原路返回,当天下午,王建昆根据智子的设计图,制造出了小型自动化的开采车。
车子前端是一个大磨盘一样的钻头,结构跟盾构机有点类似。
它工作时,钻碎的铀矿石会被自动收集到后面的料斗里,满了会被可分离的履带车运到后方。
后方将矿石收集之后,,履带车又装着空的料斗返回。
王建昆在基地附近的山体上测试了一番,发现效果非常好。
当然因为体型的原因,单台采矿车每天大概只能开采出20吨铀矿石。
不过好在他是用超能力制造的,只要耗费一些元素和精力,因此为了今后铀料来源的稳定,他批量制造了20台这种采矿车,还制造了很多易损件的备件。
“圣赫塞,这些采矿车你让飞艇将它们吊运到铀矿那,然后让人在后方远程遥控开采铀矿石,开采出来的铀矿石收集够飞艇运输一次的量后,就让飞艇运输走。
同时你要加强铀矿石开采区的安保和保密工作,任何人不得透露相关的信息。”
“明白,长官。”
安排完了阿根廷这边的后续发展和铀矿石开采的事情后,王建昆在8月28号下午,横跨太平洋,回到了缅北基地。
此时基地内所有人都在忙碌。
高精密零部件生产区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各种零件。
医疗中心30多个手术室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着脑机芯片植入手术。
大量的全解阵基层人员被安排前来进行脑机芯片植入。
为了能确保战后的缅甸是全解阵完全掌控的缅甸,不让那些投机分子钻空子,将好不容易推翻的旧缅甸彻底改造,就必须准备好大量的基层人员去执行全解阵的政策。
这些进行了脑机芯片植入的全解阵基层人员就是非常可靠的政策推行者。
王建昆和全解阵高层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通过中央电脑和通信卫星指挥到任何一个基层人员。
这些植入了脑机芯片的人也不会叛变,即使他们中有间谍和怀有二心的,也会在脑机芯片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下暴露。
这即是为了给战后准备基层公务员,也是对全解阵一次深入灵魂的间谍排查和洗脑。
……
“建昆,快来,你在外面干得不错,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非洲大陆和波兰那了,时机对我们非常有利,因此我们决定后天也就是9月1号正式开始统一之战。”
在密支那的前线指挥中心,小舅告诉王建昆准确的战役开始时间。
“很好,还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的吗?”王建昆问道。
“你在外也辛苦这么久了,该准备的东西你都制造出来了,到这个时候,你就在这个指挥中心好好的看我们的部队如何战斗吧。”小舅岑用乐呵着说道。
“好啊,那能给我讲讲大致的兵力部署情况吗?”
“好啊,你不说我也打算给你讲讲,来,我把作战部队以及他们大致的进攻路线用电脑给你展示一下,正式开战时,我们的彭首领和参谋们也用这套可视化系统来指挥。”小舅一边说,一边打开指挥中心内的一台电脑。
“来,这里是总的兵力情况,陆军总共有4个重装合成旅,2个摩步师,3个轻装师进行地面进攻。
每个重装合成旅的兵力是3600多人,拥有24辆重型坦克,36辆轻型坦克,24架武装直升机,24架运输直升机,还配备了100多辆各种军车,有车载k-3型防空导弹,单兵防空导弹和火箭弹。
每个摩步师1.2万人,主要交通工具是三轮摩托车和两轮摩托车,携带单兵长短枪以及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箭弹,手榴弹等单兵武器。
每个轻装师1.6万人,交通主要是步行,携带长短枪,手榴弹,轻机枪,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跟在后面接收地盘维持治安,进行军事管制,对付一些小队残兵。
空军目前是准备出动12架的仿f14战斗机,16架的f15和24架的f16。
不过如果我们的战略导弹部队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将缅甸的空军击毁在地面上的话,空军就可能只出动一些f16战斗机进行空中巡航。
战略导弹部队和海军我就不说了,你都知道具体的数量。
目前第一波次是打算发射36枚d-300地地导弹,将缅甸政府的国防部大楼,2个军用机场,3座固定的中程雷达站和其他几个关键目标消灭。”
王建昆听完后大致估算了下,主力进攻部队将达到10万人,光人数就比缅甸政府军的多了,更别提他们的武器比政府军的先进不止一代。
接着小舅又给王建昆大致讲了下进攻路线,跟之前的战前沟通会上定的方案差不多。
王建昆听完讲解后,还跟小舅一起去了外面的军营,去看了看整装待发的军队。
9月1号上午9点半,前方的情报人员传来缅甸政府军的高层都到了相应的位置。
“统一1984计划正式开始,战略导弹部队发射。”彭总指挥在密支那的指挥中心大声的宣布命令。
为了达到导弹同时落地的效果,避免有人收到消息转移位置,所以导弹阵地并不都是集中在密支那,而是从多个阵地,按照不同的时间发射的。
王建昆此时也坐在一台电脑前,用他的权限调动起战场上的多个监控点查看。
9宫格上,各导弹阵地上白烟弥漫,一发发d-300导弹从烟雾中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然后消失在画面里。
王建昆及时切换画面,查看起目标位置的图像。
这些图像是高空的侦查无人机用光电摄像头拍摄的,信号经过头顶的通信卫星转发到指挥中心的中央电脑里,然后进行了一些处理然后呈现在显示器上。
大概过了40多秒,其中一个镜头里,缅甸政府的国防部大楼被6枚d-300导弹命中。
12层高的大楼像纸糊的一样倒塌了,现场烟尘滚滚,大楼消失在了烟尘中。
几秒钟之后,2个军用机场,3个中程雷达站和几个关键目标被多枚d-300导弹击中。
眼前的屏幕被满烟雾笼罩了,所有目标都被击中。
在大威力的d-300导弹打击下,爆炸中心300米附近几乎不会有幸存者。
开局顺利,不出意外,接下来的战斗就很轻松了。
彭首领在指挥中心不断的发布着一项项命令,参谋们将前线收集来的情报汇总分析然后输入到中央电脑里。
彭首领一开始还是习惯了用眼睛看,用声音发布命令的。
当战事进入到复杂的阶段,需要他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后,他也不得不戴上脑波控制头盔,开始用高科技装备进行无声的指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