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ny19.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53章 大建设 一
  新政府成立仪式后,整个缅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
  为了尽快解决前政府执政不当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全解阵领导的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一迫切问题。
  首先是参考国内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时期的做法,宣布执行为期2年的票证制度。
  主要是在食品,药品,服装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方面,都要凭借街道和社区评定的等级按证购买。
  每家每户都有相应的数额,在数额之内,价格非常便宜,几乎所有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能买得起。
  街道和社区也大力宣传了这一政策,表示这只是为了应对特殊时期的应急政策,全解阵领导的新政府确保在2年后,这些基础民生领域的票证将取消,到时候大家都能自由采购。
  普通的市民虽然对这种限制有些不满,但是相比原政府时期的那种恶性通胀情况,还是相当照顾他们了,所以都默默忍受了下来。
  全解阵高层也知道这种做法是不能长久的,时间一长会产生很多问题。
  所以在保证所有国民都能买到基础的生活食品和用品后,另外一个大计划就正式开始执行了。
  那就是修建高速铁路和各等级公路。
  这也是借鉴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和德国在30年代开始的政府投资基建,拉动内需的做法。
  因为修建高速铁路和公路,需要雇佣大量的失业工人和贫苦农民。
  这些人的素质从低级的体力工到高级的技术工程师都需要,而且是长期的需要。
  这样一来政府投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时,投入的资金很大一部分会通过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工人。
  这些工人拿到工资后就要消费,他们的消费需求能让国内其他工厂生产的产品能销售出去。
  这些工厂的产品销售出去后,回收回来的货款除了一部分用来还银行贷款,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发放给了被雇佣的工人。
  这样一来,各行各业都有资金来发展,国家投入到基建工程上的资金流到了各行各业,并且是大部分人都能得利。
  另外修建好的铁路和公路也为后续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整个国民经济进入飞轮式循环,并且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好像自身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1984年10月25号,第一条高速铁路的选址工作在大量新人类工程师的努力下,基本完成了。
  这条铁路的起点是北部的密支那,终点是海边的仰光市,中途经过的一些较大的站点从北到南分别是八莫,瑞保,曼德勒,密铁拉,内比都,东吁,勃固。
  1984年10月30号,最高领导层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第一条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
  会后,全解阵领导的缅甸各地方政府都收到了通知,按照人口多少和交通便利情况,可以组建若干个基建工程队,到铁路沿线进行基建工程建设。
  这第一条高速铁路主要是经过中央大平原,这里也是缅甸人口最多的区域,所以铁路建设惠及的家庭非常的多。
  东西部高原和山区的那些地方也按照指示组建一些基建工程队,先将各自境内的省级公路扩宽加固,等到水泥厂产能提升,沥青从波斯地区大批量运输到位后,再开始将道路进行硬化压平。
  整条铁路总里程长达1200多公里,王建昆让智子进行了综合测算,在他超能力的辅助下,预计是5年内完全通车。
  铁路线的基建工程是**院下属的第一建设局负责,前期主要是用铁锹,小推车,钢钎,炸药等将沿线的一些辅助道路修建好。
  预计需要费1年多的时间。
  虽然用到的工具很原始,但是雇佣的普通工人也是最多的,预计能达到80万人。
  这些人背后是80万个家庭,3百多万的人口,占据此时缅甸10分之一左右的人口。
  这些青壮年在全解阵的工程兵带领下,离开城镇到铁路线上工作,不仅减轻了城镇里的治安压力。
  他们在工地上工作,精力被消耗,能学到很多技能,赚取的工资除了自用极少的部分(工地商店只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并且严禁黄赌毒),大部分会通过政府的银行寄给城镇里的家庭。
  在正式开始修建铁路前,高亚钢铁城已经按照计划,生产大量的铁锹,钢制两轮小推车,各种规格的钢钎,铁锤等等基本的工具。
  当铁路工程正式启动后,一艘艘c-800运输船从钦敦江上游的高亚钢铁城出发,满载着钢制工具顺流而下,在敏建这座小城进入伊洛瓦底江。
  然后在伊洛瓦底江上下各个港口停靠卸货,将这些钢制工具交给一个个工程队。
  这些工程队接收到工具后,就在全解阵的工程兵指导下,开始卖力的改造地球。
  时间进入到11月份后,缅甸从南到北都进入到了旱季,降雨大大的减少,这对于前期的基建工程是非常有利的。
  各工程队一边修建各种道路,挖通一个个小山丘,一边修建一个个临时营地。
  这些营地平整出来后,一船船的各种规格的彩钢瓦也送到了沿江的码头。
  这些彩钢瓦被全解阵的工程兵们用工具拼接固定好,就变成了一栋栋双层的钢铁房子。
  每制造好一批,就有一批人从露天的工地上搬进去。
  大部分的工人此前居住的环境都是非常差的,很多都是茅草屋,所以咋一住进这种铁皮房子,都非常的高兴。
  即使是一些来自城镇的工人,对于能住进这种干净的铁皮房子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即使在城镇,这些愿意来工地挣辛苦钱的工人们居住的也只是一些破旧低矮的房子。
  就这样,铁路沿线一个个营地遍地开,不到两个月就铺满了整条铁路线。
  这些住进了铁皮房里的工人更有干劲了,因为晚上休息得好,每天的三餐都能吃饱,这相比之前的生活好了很多。
  除了铁路沿线的工地陆续修建好铁皮房,东西部那些地区的公路工地也陆续完成这种铁皮房的修建。
  而随着大量的人口陆续转移到工地上,城镇地区的物资供应压力也大大减轻,这给全解阵解决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王建昆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呢?
  他在为铁路正式修建和今后的列车批量制造忙碌着。
  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的制造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基础工业的协同配合,涵盖材料、装备、技术研发、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现在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用的人工结合部分简易的机械设备进行,这也是因为此时缅甸的基础工业水平不够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在80万铁路工人用肩挑手提的方式进行土工作业时,高亚钢铁城的工程机械制造厂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之前他已经让缅北的各机械厂按照他提供的图纸,进行了第一批工程机械的试制。
  有隧道掘进机、架桥机、运梁车、大型吊车,大型水泥罐车、大型浇筑机等。
  这些工程机械已经在朗道到马冈的试验铁路上试用了一段时间。
  期间陆续发现的问题已经被新人类工程师统计并反馈给了王建昆。
  王建昆根据反馈的信息,让智子修改了设计,然后他利用超能力制造了一些零部件,让新人类工程师去完成替换工作。
  目前最新的设计已经完成测试,可以将图纸定型了。
  而高亚钢铁城的工程机械制造厂的厂房也修建完成,于是王建昆按照岗位要求,制造了1200多名新人类工程师,开始进行厂房的设备按照和生产调试工作。
  预计到1985年初,第一批常规制造的工程机械就能走在生产线,供应给高速铁路工程队了。
  地方上的那些低等级公路需要的工程设备就从国内采购。
  之前星耀集团与广省方面合资建设了一个工程车辆制造厂,目前这个工厂已经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再过1个多月就能正式的投入生产了。
  预计到12月份,小型水泥罐车,中小型沥青铺设机,中小型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等就能走下生产线。
  这些工程机械大部分都将通过四海航运的海轮运输到仰光上岸,然后输送到缅甸各公路建设工地上。
  等到这些工程机械陆续到位,基建速度将大大加快,即使到了明年雨季也能进行施工了。
  除了工程机械在按照计划准备生产外。
  轨道钢,桥梁与隧道钢材,车体材料的研制也需要王建昆的参与。
  因为基础材料的研究工作用常规的方法来做的话,是非常的耗费时间和人力资源的。
  目前全世界在材料研发上,基本都是用的试错法。
  一些顶级的研究人员可能通过一些理论计算和直觉,可以缩小要试错的范围。
  大量的普通研究员和研究所,都是将各种可能的材料进行一个个的测试。
  这些测试工作其实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以及经费。
  王建昆有超能力存在,他能直观的从微观上观察制造出来的材料的结构,并且还能让智子根据此前在超导材料研究时收集的原子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进行一些理论计算。
  这样他参与到材料方面的研究,可以大大加快所需材料的研究速度。
  首先制造高速铁路,需要的轨道钢的性能是要大大超过常规的钢轨的。
  高速铁路的轨道钢需要高耐磨同时还要耐腐蚀。
  在钢铁厂压制成型后,运输到铁道上还需要焊接成无缝钢轨,这就需要这种钢轨的热胀冷缩幅度极小。
  现在普通的铁轨,热胀冷缩是很厉害的,所以两段铁轨之间都有1~2厘米的缝隙,所以坐火车是经常听到的那种有节奏感的“况且况且~”声,那是火车轮经过铁轨之间的缝隙时碰撞产生的声音。
  而高速列车行驶的速度是目前这种普通火车的4~5倍,学过物理学的都知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撞击时的力度就越大,高速列车的钢轮是不可能承受那个量级的碰撞的,所以高速铁路的铁轨全路段都不能有缝隙。
  好在王建昆有超能力,同时也从日本的新干线复制了很多样本,所以研究试制高速轨道钢不难。
  他在日本新干线所用的轨道钢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然后试制了好几种出来,交给新设立的钢铁研究所到基地内那条1公里的实验轨道上测试。
  桥梁与隧道钢材的研究也是参考了日本新干线上用到的那些钢材。
  除了钢铁,铜材方面和电机方面永磁材料也大量参考了日本方面的成果。
  王建昆的原则是拿来就用,然后在超能力的细微观察下进行提升。
  铜材主要是用在电力接触网导线、变压器线圈等电气系统上。
  因为到现在为止,世界上的超导研究还停留在40k之下,即使王建昆给bj的材料研究所偷偷提供了一些高温超导材料,但是研究进展还是很慢。
  为了不引起麻烦,所以这第一代的高速铁路还是用的常规的铜导线。
  经过王建昆的超能力优化后,最新的铜材性能相较于新干线上用到的,性能提升大概30%,制造难度和成本却大大低于日本企业。
  当完成设计定型后,首批量产设备就在王建昆的超能力制造下完成,然后运输到欣贝廷那边的缅北最大的铜产业基地,准备进行批量制造新的铜导线和铜制零部件。
  稀土永磁电机的生产王建昆在完成优化设计后,将相应的技术提供星耀集团给到了国内的电机制造工厂。
  目前老家江省的稀土材料是非常便宜的,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在大量的采购,王建昆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将一部分打火机销售款用来采购囤积稀土矿石。
  他有一段时间还用超能力将那些稀土矿石进行了提炼,制造出了很多100%纯度的稀土元素。
  现在是时候在江省布局电机产业,除了可以利用江省那边的廉价稀土原料,还为今后的纯电动车辆生产打下基础。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