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阿拉干国和荷兰人
第102章 阿拉干国和荷兰人
“阿拉干国造反了?”
朱慈煊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从滇西过三宣南下。
而是应孟缅孟定的佤族土司邀约,参与他们的祭谷典礼。
此前,朱慈煊从佤族土司路过时,让他们将祭谷猎头改为猴头或虎头。
佤族头人们专门猎杀了一头老虎和一头野象,诚恳邀请朱慈煊来参加祭谷大典。
从阿瓦城来的王启隆在永昌碰上邓凯,两人又急匆匆来到孟定,向朱慈煊呈禀下洪沙发生的变故。
朱慈煊正被头人们尊请代神灵食用收割的第一碗稻米。
听闻后,第一反应是曹操盖饭。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阿拉干国怎么敢起兵进犯勃固!”
朱慈煊眉毛高高挑起,双眼被震惊填满,眼神中透露着懵逼与不解。
阿拉干国疯了?
朱慈煊知道群臣们私底下称他疯太子。
但万万想不到阿拉干国比他还疯。
阿拉干国地处洪沙瓦底西部,隔着若开山脉,又占据东西贸易的要道。
朱慈煊和陈安德他们都称其为洪沙瓦底的西域。
西域敢进犯中原?
蒲甘王朝时,阿拉干国就是洪沙人的疆域。
后来蒲甘衰落分裂,阿拉干国隔着若开山脉,遥观上下洪沙的争斗。
东吁莽家起兵称雄后,一度也想攻下阿拉干,可惜失败告终。
后期东吁王朝也是把重心放在北边和东边,没太管西侧的阿拉干。
阿拉干国也趁着东吁王朝分裂之际,联合葡萄牙人一度攻入占据下洪沙数郡,最后被莽家君主给覆灭驱赶。
最近几十年就和洪沙瓦底相安无事,重心也放在西边的吉大港,和莫卧儿互相入侵。
不说朱慈煊三月覆灭东吁王朝,一人敌二十万的神话传遍整个风上之地。
朱慈煊怎么也不敢相信阿拉干国敢在对付莫卧儿的情形下,再惹上大明。
又不是什么山沟里的部落小国,不至于夜郎自大吧。
“若开人活腻歪了?”
朱慈煊举着筷子犹然不解。
同古城一战身受重伤,无法痊愈,从武职转为文官的王启隆摇头以对:
“殿下,阿瓦城也不太清楚彼处具体情况。”
“估计背后有荷兰人在捣鬼。”
“勃固王苏比亚,在得知阿拉干进犯后,就报信阿瓦城,阿瓦朝廷还在商议对策时。”
“阿拉干国就凶悍的攻占沙帘和勃生二郡,兵锋直逼勃固城,苏比亚匆忙逃入上洪沙。”
“大金沙江的运输道路被阿拉干所截断,就连马都八军民宣慰司,也遭到荷兰船舰的攻打。”
“武大定和潘璜无法从马都八出兵救助勃固国。”
朱慈煊眉头愈发紧蹙。
荷兰人?
马都八战败后,一直没有动静,原来是暗地里勾搭上了阿拉干国。
是郑延平收复夷州,驱赶荷兰殖民者。
所以荷兰巴达维亚总督想要对大明宣战?
朱慈煊依然觉得阿拉干国的行径有些匪夷所思。
荷兰人依仗坚城都被他打败驱逐了,阿拉干国凭什么觉得有荷兰人支持,就能抗住大明的怒火。
王启隆说出阿瓦朝廷的想法:
“陈安德和阿达蕴商议觉得,是殿下和明军们都返回云滇,还带走了洪沙瓦底能战的精锐。”
“阿拉干国可能以为明军和殿下不会再南下洪沙,所以才在老虎嘴里拔牙。”
朱慈煊思索之际,瞧见土司头人们尴尬的望着他。
当下反应过来。
这还在土司们重要的祭谷典礼上呢。
用筷子将桌子的熟米祭品拨回碗中,两口刨完。
朱慈煊含糊不清的说道:“那就不奇怪,那就不奇怪了。”
眼见太子殿下吃完神灵祭品,头人们松了口气,开始宣布典礼正式举行。
土司男女将鱼肉蜂蜜芭蕉等供品放在田埂上。
巫师在供品前跳着大神,头人百姓们跟着欢呼跳舞,呼喊着谷魂。
朱慈煊没有心情观赏表演。
阿拉干国只是疥癣之疾,他没太放在心上。
但他并没带太多军队南下。
只是从神枢营和御营五军中挑选了两千精锐,随他奇袭两京。
直属他的大部兵马都在临安府驻守,只等清军主力撤离,和朱慈煊两面夹击东南桂粤。
等奇袭两京后,就一举收复桂粤。
关键是收拾完阿拉干国,还有荷兰人。
麻六甲,苏门答腊和爪哇。
荷兰人要是再时不时袭扰下洪沙,就会影响李定国的后勤粮秣。
朱慈煊思索片刻,对邓凯吩咐道:“我去将阿拉干国平定了。”
“你让滇军中的王耀祖将军带上所部兵马,和神机右营的米丹,一起南下。”
“到时候联合马都八军民宣慰司的军队,攻占麻六甲,与苏门答腊的亚奇国一起封锁海路。”
神机营和御营五军现在都还严重缺额,只能调些滇军和雇佣兵来对付荷兰人了。
王耀祖,是和赵印选一起誓不投降,转战山林抗清的义士。
虽然没多大能耐,但对付荷兰人绰绰有余了。
朱慈煊刚安排对荷用兵事宜。
孟定知府罕中兴欣喜的说道:“太子殿下,剽牛朝上,这是大大的吉卦,上天在祝愿殿下你中兴大明。”
朱慈煊回身看向院子中倒在地上的黄牛。
剽牛求卦是佤族的重要仪式,执剽者用剽命中牛的心脏,剽口朝上,血往上涌,牛倒左方,头朝南方,便为吉卦。
朱慈煊道:“就借这份好运,让孤中兴之路走的更顺利些吧。”
……
朱慈煊没有耽误的,不等播迁的朝堂众臣,直接从孟定南下,过木邦抵达阿瓦城。
在城中见到了潘璜和孟伽拉皇帝的使者。
才知道阿拉干和荷兰起兵进犯的缘由。
朱慈煊犹疑看着暂居阿拉干的孟伽拉皇帝使者,还是之前在大光郡向大明借兵,送给大明莫卧儿宣称权的高种姓。
“你是说阿拉干国王,图达摩愤怒孤抢了他的女人,所以丧失理智的起兵进犯下洪沙勃固。”
“他疯了,孤什么时候抢过他的女人?”
高种姓还是以前那副昂然姿态:“伟大的大明太子殿下。”
“之前你不是向我们的陛下,孟加拉皇帝沙赫·舒贾求娶女儿,让大明和莫卧儿联姻结盟吗?”
朱慈煊闻言回忆一阵。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为了埋一手未来可能对上奥朗则布那个猛人,向沙赫·舒贾要了个女儿,作为对父特攻。
高种姓继续昂然以对:“我们陛下从女儿中挑选美丽无与伦比的长公主,为殿下的妻子。”
“她的身份更是高贵无比,不但是我们孟伽拉的长公主,更是我们印度斯坦帝国现任伪帝苏丹太子的妻子。”
不单是陈安德潘璜闻言怔住,就连朱慈煊也是愣了一下。
脑子转过来的朱慈煊抬手阻止高种姓连绵不断的言语:
“孤先不说你的皇帝,拿一个已经嫁过人的公主来联姻。”
“孤没记错的话,现在的印度斯坦帝国皇帝奥朗则布是你们孟伽拉皇帝的亲兄弟吧。”
“奥朗则布的太子迎娶了他亲堂姐妹?”
高种姓有些疑惑:“伟大的殿下,有什么不对吗?”
“连我们印度皇帝沙贾汗,纵使深爱泰姬陵的那位皇后,为了给女儿治病,也曾违背过穆兰信仰。”
“何况穆兰苏丹太子和长公主并非亲兄妹。”
听完高种姓的介绍,朱慈煊忍不住扣了扣额头。
那位奥朗则布太子的穆兰苏丹,是来自德干的高康达苏丹国。
在追剿伯父兼岳父的沙赫·舒贾时反复横跳,惹怒奥朗则布,连同为太子求情的大女儿一起关进监狱。
活脱脱的印度刘盈。
高种姓继续道:“我曾在洪沙瓦底听暹罗人说过殿下的喜好。”
“我们的其他公主不是年幼,就是身形纤细,唯有长公主符合太子的要求。”
“而长公主的身份更是配的上殿下你,所以我们陛下想将长公主送来联姻。”
“谁知那图达摩,泥洼里乌龟想触摸天空上的月亮,早就觊觎我们长公主,以此和荷兰人勾结,用棒刺牛般攻打大明,好独自霸占所有公主。”
朱慈煊已经无力吐槽。
和高种姓闲聊几句,许诺其大明会出兵救助困在妙乌城的孟伽拉皇室后,便将其送走。
朱慈煊扶额无语,只觉得头痛。
什么鬼?
合着阿拉干国王图达摩才是真正的第一深情。
为了个女人,蚍蜉撼树的和大明开战。
陈安德也是张口结舌。
太荒谬了,以致于大明君臣都觉得有几分合理。
少顷,陈安德出声道:“殿下,这天竺人在闪烁其词。”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都是江南士人编排的。”
“图达摩作为一国之君,断不会为了个女人擅起战端。”
朱慈煊点头认同。
阿三哥再如何夸张,也不奇怪。
他们的神话都比其他民族浮夸百倍,说话行事更是如此。
从马都八赶来的潘璜犹豫道:“殿下,会不会是那什么孟伽拉皇帝在用大明扯大旗拉虎皮。”
“彼辈遭守阿拉干国的囚禁,或许是想像皇上在阿瓦城被拘禁时,向暹罗借兵脱困。”
“孟伽拉人也以此威胁图达摩,或者已经暗中筹事反叛。”
“图达摩被逼无奈,才会兴兵造反。”
朱慈煊抿嘴沉思。
有这个可能。
但说不清图达摩为什么敢起兵进犯。
大不了将孟伽拉皇室全部给暗中处决了,对大明就找借口说他们已经回印度了。
朱慈煊摇头道:“不用管图达摩怎么想的?”
“等我去妙乌城活捉他,就清楚他为何发疯了。”
“耽误不了我去暹罗乘船北上。”
陈安德潘璜连连颔首。
别说太子身边猛将如云,精锐众多。
就凭太子的战绩,覆灭一个南蛮小国,也不了多少功夫。
朱慈煊转而向潘璜问道:“荷兰人为何在背后撺掇?”
“他们现在和郑延平在夷州激战,还有精力来犯洪沙瓦底?”
潘璜沉声道:“殿下,荷兰人在去岁就准备在夷州和延平郡王开战。”
“但他们去的太早,等候许久,延平郡王也没兴兵,所以大部分援军都回返巴达维亚了。”
“据南洋的消息,他们重新派了一支船队去往夷州岛。”
“但之前回返的荷兰军官范德兰,和巴达维亚总督商议,之前出兵的军费损失太多,打算劫掠洪沙瓦底,弥补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几年的亏损。”
潘璜从怀中拿出几个香料放在太子面前。
“东虏人禁海迁民,欧洲人在中土的商贸全部都中断了。”
“而巴达维亚地处的爪哇,马打兰国王阿莽库拉特为了巩固周围属国的控制,关闭爪哇港口,也垄断爪哇和荷兰的贸易。”
“几年前荷兰人和苏门答腊的万丹国开战失利,万丹苏丹王阿更,更是率军劫掠巴达维亚,荷兰人也损失不少,为了弥补亏损的军费。”
“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对地方上近万的汉人每年每月征收一里亚尔。”
“汉人们纷纷离境,恰逢大明立足洪沙瓦底,他们就全部乘船而来。”
潘璜指向案几上的香料。
“欧洲人来南洋,就是为了香料贸易。”
“胡椒产量十分庞大,以致于盛产胡椒的天竺为了图便宜都从南洋进口。”
“胡椒要椒农精心照料三年,才能收获。”
朱慈煊若有所思:“巴达维亚的汉人大规模离境。”
“所以荷兰人现在很缺种植香料的农夫。”
潘璜点一点头,指向另一种香料。
“关键是丁香,这才是南洋现在最暴利的。”
“荷兰人专门砍伐掉自己领地外的丁香树,垄断丁香贸易,现在欧洲丁香短缺,有价无市。”
“荷兰人这两年在巴达维亚和马路古群岛种植了大量的丁香树,极度需要农夫来照料收割。”
“此外,我国对荷宣战,洪沙瓦底的大米和柚木也不再出售给荷兰人。”
潘璜最后总结道:“荷兰此番进犯。”
“一是劫掠下洪沙,抢财货弥补出的军费。”
“二是抢夺百姓,补缺种植香料的农夫。”
“三则是,可能是以为殿下和明军注意力都在中土云滇。”
“想袭扰下洪沙,以此逼迫殿下让延平郡王从夷州撤兵,保存住他们在东海的贸易城市和贸易通道。”
(本章完)
“阿拉干国造反了?”
朱慈煊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从滇西过三宣南下。
而是应孟缅孟定的佤族土司邀约,参与他们的祭谷典礼。
此前,朱慈煊从佤族土司路过时,让他们将祭谷猎头改为猴头或虎头。
佤族头人们专门猎杀了一头老虎和一头野象,诚恳邀请朱慈煊来参加祭谷大典。
从阿瓦城来的王启隆在永昌碰上邓凯,两人又急匆匆来到孟定,向朱慈煊呈禀下洪沙发生的变故。
朱慈煊正被头人们尊请代神灵食用收割的第一碗稻米。
听闻后,第一反应是曹操盖饭。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阿拉干国怎么敢起兵进犯勃固!”
朱慈煊眉毛高高挑起,双眼被震惊填满,眼神中透露着懵逼与不解。
阿拉干国疯了?
朱慈煊知道群臣们私底下称他疯太子。
但万万想不到阿拉干国比他还疯。
阿拉干国地处洪沙瓦底西部,隔着若开山脉,又占据东西贸易的要道。
朱慈煊和陈安德他们都称其为洪沙瓦底的西域。
西域敢进犯中原?
蒲甘王朝时,阿拉干国就是洪沙人的疆域。
后来蒲甘衰落分裂,阿拉干国隔着若开山脉,遥观上下洪沙的争斗。
东吁莽家起兵称雄后,一度也想攻下阿拉干,可惜失败告终。
后期东吁王朝也是把重心放在北边和东边,没太管西侧的阿拉干。
阿拉干国也趁着东吁王朝分裂之际,联合葡萄牙人一度攻入占据下洪沙数郡,最后被莽家君主给覆灭驱赶。
最近几十年就和洪沙瓦底相安无事,重心也放在西边的吉大港,和莫卧儿互相入侵。
不说朱慈煊三月覆灭东吁王朝,一人敌二十万的神话传遍整个风上之地。
朱慈煊怎么也不敢相信阿拉干国敢在对付莫卧儿的情形下,再惹上大明。
又不是什么山沟里的部落小国,不至于夜郎自大吧。
“若开人活腻歪了?”
朱慈煊举着筷子犹然不解。
同古城一战身受重伤,无法痊愈,从武职转为文官的王启隆摇头以对:
“殿下,阿瓦城也不太清楚彼处具体情况。”
“估计背后有荷兰人在捣鬼。”
“勃固王苏比亚,在得知阿拉干进犯后,就报信阿瓦城,阿瓦朝廷还在商议对策时。”
“阿拉干国就凶悍的攻占沙帘和勃生二郡,兵锋直逼勃固城,苏比亚匆忙逃入上洪沙。”
“大金沙江的运输道路被阿拉干所截断,就连马都八军民宣慰司,也遭到荷兰船舰的攻打。”
“武大定和潘璜无法从马都八出兵救助勃固国。”
朱慈煊眉头愈发紧蹙。
荷兰人?
马都八战败后,一直没有动静,原来是暗地里勾搭上了阿拉干国。
是郑延平收复夷州,驱赶荷兰殖民者。
所以荷兰巴达维亚总督想要对大明宣战?
朱慈煊依然觉得阿拉干国的行径有些匪夷所思。
荷兰人依仗坚城都被他打败驱逐了,阿拉干国凭什么觉得有荷兰人支持,就能抗住大明的怒火。
王启隆说出阿瓦朝廷的想法:
“陈安德和阿达蕴商议觉得,是殿下和明军们都返回云滇,还带走了洪沙瓦底能战的精锐。”
“阿拉干国可能以为明军和殿下不会再南下洪沙,所以才在老虎嘴里拔牙。”
朱慈煊思索之际,瞧见土司头人们尴尬的望着他。
当下反应过来。
这还在土司们重要的祭谷典礼上呢。
用筷子将桌子的熟米祭品拨回碗中,两口刨完。
朱慈煊含糊不清的说道:“那就不奇怪,那就不奇怪了。”
眼见太子殿下吃完神灵祭品,头人们松了口气,开始宣布典礼正式举行。
土司男女将鱼肉蜂蜜芭蕉等供品放在田埂上。
巫师在供品前跳着大神,头人百姓们跟着欢呼跳舞,呼喊着谷魂。
朱慈煊没有心情观赏表演。
阿拉干国只是疥癣之疾,他没太放在心上。
但他并没带太多军队南下。
只是从神枢营和御营五军中挑选了两千精锐,随他奇袭两京。
直属他的大部兵马都在临安府驻守,只等清军主力撤离,和朱慈煊两面夹击东南桂粤。
等奇袭两京后,就一举收复桂粤。
关键是收拾完阿拉干国,还有荷兰人。
麻六甲,苏门答腊和爪哇。
荷兰人要是再时不时袭扰下洪沙,就会影响李定国的后勤粮秣。
朱慈煊思索片刻,对邓凯吩咐道:“我去将阿拉干国平定了。”
“你让滇军中的王耀祖将军带上所部兵马,和神机右营的米丹,一起南下。”
“到时候联合马都八军民宣慰司的军队,攻占麻六甲,与苏门答腊的亚奇国一起封锁海路。”
神机营和御营五军现在都还严重缺额,只能调些滇军和雇佣兵来对付荷兰人了。
王耀祖,是和赵印选一起誓不投降,转战山林抗清的义士。
虽然没多大能耐,但对付荷兰人绰绰有余了。
朱慈煊刚安排对荷用兵事宜。
孟定知府罕中兴欣喜的说道:“太子殿下,剽牛朝上,这是大大的吉卦,上天在祝愿殿下你中兴大明。”
朱慈煊回身看向院子中倒在地上的黄牛。
剽牛求卦是佤族的重要仪式,执剽者用剽命中牛的心脏,剽口朝上,血往上涌,牛倒左方,头朝南方,便为吉卦。
朱慈煊道:“就借这份好运,让孤中兴之路走的更顺利些吧。”
……
朱慈煊没有耽误的,不等播迁的朝堂众臣,直接从孟定南下,过木邦抵达阿瓦城。
在城中见到了潘璜和孟伽拉皇帝的使者。
才知道阿拉干和荷兰起兵进犯的缘由。
朱慈煊犹疑看着暂居阿拉干的孟伽拉皇帝使者,还是之前在大光郡向大明借兵,送给大明莫卧儿宣称权的高种姓。
“你是说阿拉干国王,图达摩愤怒孤抢了他的女人,所以丧失理智的起兵进犯下洪沙勃固。”
“他疯了,孤什么时候抢过他的女人?”
高种姓还是以前那副昂然姿态:“伟大的大明太子殿下。”
“之前你不是向我们的陛下,孟加拉皇帝沙赫·舒贾求娶女儿,让大明和莫卧儿联姻结盟吗?”
朱慈煊闻言回忆一阵。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为了埋一手未来可能对上奥朗则布那个猛人,向沙赫·舒贾要了个女儿,作为对父特攻。
高种姓继续昂然以对:“我们陛下从女儿中挑选美丽无与伦比的长公主,为殿下的妻子。”
“她的身份更是高贵无比,不但是我们孟伽拉的长公主,更是我们印度斯坦帝国现任伪帝苏丹太子的妻子。”
不单是陈安德潘璜闻言怔住,就连朱慈煊也是愣了一下。
脑子转过来的朱慈煊抬手阻止高种姓连绵不断的言语:
“孤先不说你的皇帝,拿一个已经嫁过人的公主来联姻。”
“孤没记错的话,现在的印度斯坦帝国皇帝奥朗则布是你们孟伽拉皇帝的亲兄弟吧。”
“奥朗则布的太子迎娶了他亲堂姐妹?”
高种姓有些疑惑:“伟大的殿下,有什么不对吗?”
“连我们印度皇帝沙贾汗,纵使深爱泰姬陵的那位皇后,为了给女儿治病,也曾违背过穆兰信仰。”
“何况穆兰苏丹太子和长公主并非亲兄妹。”
听完高种姓的介绍,朱慈煊忍不住扣了扣额头。
那位奥朗则布太子的穆兰苏丹,是来自德干的高康达苏丹国。
在追剿伯父兼岳父的沙赫·舒贾时反复横跳,惹怒奥朗则布,连同为太子求情的大女儿一起关进监狱。
活脱脱的印度刘盈。
高种姓继续道:“我曾在洪沙瓦底听暹罗人说过殿下的喜好。”
“我们的其他公主不是年幼,就是身形纤细,唯有长公主符合太子的要求。”
“而长公主的身份更是配的上殿下你,所以我们陛下想将长公主送来联姻。”
“谁知那图达摩,泥洼里乌龟想触摸天空上的月亮,早就觊觎我们长公主,以此和荷兰人勾结,用棒刺牛般攻打大明,好独自霸占所有公主。”
朱慈煊已经无力吐槽。
和高种姓闲聊几句,许诺其大明会出兵救助困在妙乌城的孟伽拉皇室后,便将其送走。
朱慈煊扶额无语,只觉得头痛。
什么鬼?
合着阿拉干国王图达摩才是真正的第一深情。
为了个女人,蚍蜉撼树的和大明开战。
陈安德也是张口结舌。
太荒谬了,以致于大明君臣都觉得有几分合理。
少顷,陈安德出声道:“殿下,这天竺人在闪烁其词。”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都是江南士人编排的。”
“图达摩作为一国之君,断不会为了个女人擅起战端。”
朱慈煊点头认同。
阿三哥再如何夸张,也不奇怪。
他们的神话都比其他民族浮夸百倍,说话行事更是如此。
从马都八赶来的潘璜犹豫道:“殿下,会不会是那什么孟伽拉皇帝在用大明扯大旗拉虎皮。”
“彼辈遭守阿拉干国的囚禁,或许是想像皇上在阿瓦城被拘禁时,向暹罗借兵脱困。”
“孟伽拉人也以此威胁图达摩,或者已经暗中筹事反叛。”
“图达摩被逼无奈,才会兴兵造反。”
朱慈煊抿嘴沉思。
有这个可能。
但说不清图达摩为什么敢起兵进犯。
大不了将孟伽拉皇室全部给暗中处决了,对大明就找借口说他们已经回印度了。
朱慈煊摇头道:“不用管图达摩怎么想的?”
“等我去妙乌城活捉他,就清楚他为何发疯了。”
“耽误不了我去暹罗乘船北上。”
陈安德潘璜连连颔首。
别说太子身边猛将如云,精锐众多。
就凭太子的战绩,覆灭一个南蛮小国,也不了多少功夫。
朱慈煊转而向潘璜问道:“荷兰人为何在背后撺掇?”
“他们现在和郑延平在夷州激战,还有精力来犯洪沙瓦底?”
潘璜沉声道:“殿下,荷兰人在去岁就准备在夷州和延平郡王开战。”
“但他们去的太早,等候许久,延平郡王也没兴兵,所以大部分援军都回返巴达维亚了。”
“据南洋的消息,他们重新派了一支船队去往夷州岛。”
“但之前回返的荷兰军官范德兰,和巴达维亚总督商议,之前出兵的军费损失太多,打算劫掠洪沙瓦底,弥补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几年的亏损。”
潘璜从怀中拿出几个香料放在太子面前。
“东虏人禁海迁民,欧洲人在中土的商贸全部都中断了。”
“而巴达维亚地处的爪哇,马打兰国王阿莽库拉特为了巩固周围属国的控制,关闭爪哇港口,也垄断爪哇和荷兰的贸易。”
“几年前荷兰人和苏门答腊的万丹国开战失利,万丹苏丹王阿更,更是率军劫掠巴达维亚,荷兰人也损失不少,为了弥补亏损的军费。”
“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对地方上近万的汉人每年每月征收一里亚尔。”
“汉人们纷纷离境,恰逢大明立足洪沙瓦底,他们就全部乘船而来。”
潘璜指向案几上的香料。
“欧洲人来南洋,就是为了香料贸易。”
“胡椒产量十分庞大,以致于盛产胡椒的天竺为了图便宜都从南洋进口。”
“胡椒要椒农精心照料三年,才能收获。”
朱慈煊若有所思:“巴达维亚的汉人大规模离境。”
“所以荷兰人现在很缺种植香料的农夫。”
潘璜点一点头,指向另一种香料。
“关键是丁香,这才是南洋现在最暴利的。”
“荷兰人专门砍伐掉自己领地外的丁香树,垄断丁香贸易,现在欧洲丁香短缺,有价无市。”
“荷兰人这两年在巴达维亚和马路古群岛种植了大量的丁香树,极度需要农夫来照料收割。”
“此外,我国对荷宣战,洪沙瓦底的大米和柚木也不再出售给荷兰人。”
潘璜最后总结道:“荷兰此番进犯。”
“一是劫掠下洪沙,抢财货弥补出的军费。”
“二是抢夺百姓,补缺种植香料的农夫。”
“三则是,可能是以为殿下和明军注意力都在中土云滇。”
“想袭扰下洪沙,以此逼迫殿下让延平郡王从夷州撤兵,保存住他们在东海的贸易城市和贸易通道。”
(本章完)